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老年报

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a0011版:养生       上一篇    下一篇

身体累坏前会发出信号

几个方法有助改善“慢疲劳”

  不知你在生活中是否有过以下经历:常常感觉疲倦、腰酸腿疼;稍一运动就累得厉害;平时睡得挺多却不解乏;精神上踌躇满志,身体却垂头丧气。

  这不是懒,也不是意志薄弱,可能是病了,得积极应对。

  疲劳与疲劳感别混淆

  疲劳与疲劳感是两个概念。疲劳是实际中的损耗,疲劳感则是身体当下的一种感受。

  近年来,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率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人长期处于“高消耗、低补充”状态,被疲劳感裹挟,感受阈值逐渐提升。

  此时,虽然已然感知不到疲劳,但它对身体的消耗始终存在。

  及时发现“疲劳”信号

  思维及反应力下降,记忆力和注意力脱轨,脑子里好似有雾气笼罩,无法高效思考,这就是“脑雾”状态,也是慢疲劳的外在体现之一。

  经常有烦躁、厌烦情绪、当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时,人们可能会感到心烦意乱、情绪不稳,会更容易生气、焦虑或产生厌烦感,对生活和原本感兴趣的事情,也会失去耐心。

  不自觉入睡、在进行一些日常活动之余,如刷剧、坐地铁时一不注意就睡着了,这是大脑在疲劳达到一定程度时,采取的强制保护措施,与其说是睡着,不如说是昏厥。

  累到极致时,夜间睡眠质量往往会变得更差,这类人可能经常会在半夜醒来,并且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

  解决“慢疲劳”中医有方法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体质下降、慢性疾病多发的前奏。中医认为,它与人体阴阳失调、脏腑气血失调有关,可归属为中医学的郁证与虚劳范畴。

  改善“慢疲劳”,最终要的就是在精神上接受“慢下来”,改变“内耗”状态,配合恰当的调养方法,让气血阴阳逐步恢复正常。

  劳逸结合。感到疲乏时,及时放下手中让人心烦的事务,定期给身体和大脑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让它们从紧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恢复活力。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好心情,学会合理减压,保证充足的睡眠,科学地安排一日三餐,这是给身体“充电”的最简单办法。

  练练气功。传统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防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类功法以“天人相一、刚柔相济”为原则,动静结合,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等自我锻炼,调理人体阴阳,调整脏腑经络,提高身体机能,缓解慢疲劳。

  辨证论治。“慢疲劳”在中医可分为心脾两虚型、气血亏虚型、肝郁脾虚型三类。针对每种证型,除了施以方药和针灸、敷贴疗法外,药膳也是调理的好方法。症状严重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到正规医疗机构,寻求医生的帮助。

  据《中国中医药报》、科普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