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5版:银尚 上一篇 下一篇
一生只为一讲台
玉环老教师用情传教
本报记者 王杭晨
通讯员 胡茜茜 孔婷瑶
8年前,一场台风登陆温州苍南,夺走了林家兄妹7位亲人的生命,8岁哥哥和5岁妹妹一夜间成了孤儿。电视救灾晚会播出后,晚会主办方当晚就收到了台州玉环老师陈志生打来的电话,希望收养两个孩子。这些年,陈志生不但照顾两人饮食起居,还培养他们上了大学。
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如今,已79岁陈志生仍坚持教书育人,把自己一生无私奉献给关心下一代工作。
遍栽桃李 雨润春华
早在收养林家兄妹之前,陈志生就已经资助13位江西省瑞金市泽覃乡中心小学的特困生。多年来,陈志生与他们一直保持联系,孩子们也常写信汇报学习、生活情况。
正是因为他朴素初心,才使得更多孩子重回校园,改变了命运。
2003年,陈志生到玉环市解放塘民工子弟小学担任校长。当时民工子弟小学教学条件艰苦,师资力量薄弱。针对这些问题,陈志生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培训,请优秀教师到学校指导。经过两年努力,解放塘民工子弟小学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反映良好。
为让更多新玉环人子女接受好教育,2005年,陈志生创办玉环清港新民民工子弟小学。办学以来,他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做到规范办学、规范管理,学校多次被评为合格民工子弟学校、星级学校。他自己资助的孩子里,也有两位大学毕业后来到新民小学做任课老师。
志行善举 情满世间
2006年夏天,玉环一所民工子弟学校3名小学生在该市清港镇徐都塘河溺水身亡。陈志生深受触动,当天便骑着摩托车,拿着扩音喇叭,在河边巡逻喊话,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从此,陈志生多了一个身份——义务巡河人。
每年暑期,陈志生每天都会在河边巡逻好几个来回。孩子们见到这个执着的老爷爷,都会主动上岸。至今,徐都塘河再没有发生溺亡的悲剧。
2019年,陈志生成立老陈工作室,“行善助人 关心下一代”成为工作室主题。工作室成立后,成员们常态化走进学校、村镇,为孩子、村民普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禁毒等知识。
陈志生善举不断登上新闻媒体,在当地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深。他说:“其实我并没有想出名,只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但是身边朋友告诉我,多宣传可以给别人做榜样,传递正能量。正是因为这些新闻报道,一些企业和个人找到我,希望为贫困学生尽绵薄之力,这是我最欣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