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老年报

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3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公厕适老化调查引读者热议

增加坐便扶手 让老人“方便”更从容

  本报公厕适老化调查引读者热议

  增加坐便扶手 让老人“方便”更从容

  本报讯(记者 孙磊)1月14日,2025年春运正式启动。探亲流叠加旅游流,交通出行、走亲访友频率大幅提升。一件不容忽视的“关键小事”进入视野:人们想“方便”时真的方便吗?特别是老年人群体,公厕的适老化水平足够友好吗?

  前不久,本报记者分赴杭州部分热点景区、核心商圈综合体、农贸市场、交通客运站等多类城乡公共厕所展开调查,发现适老化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坐便器和扶手较少、有的设在二楼需爬台阶,老年人只能望厕兴叹。(详见1月10日报纸)

  调查结果见报后,编辑部接到了省内外大量来电、来信,读者们以亲身经历谈起“公厕适老化”难题。家住桐庐的陈先生至今难忘几年前,他陪年过八旬的老母亲去镇上菜市场办年货,中途母亲想上厕所,结果公厕里全部是蹲坑,老人没有办法在不借外力的情况下,蹲下去“方便”,陈先生无法进女厕所协助,这事情让他感觉城乡公厕的适老化改造确实迫在眉捷。

  “人有三急,对老年人来说,如厕是生活中的大事,老年报针对公厕是否适老的调查很有意义,我认为公厕坐便器和扶手的普及率需要进一步提升。”1975年出生的杨先生深有感触,他多次带着父亲去看牙,口腔医院和诊所厕所很多还是蹲坑,自己不得不进去扶着他。由于杨先生是独子,工作很忙碌,所以他很早就开始在家里常年备着成人尿不湿,主要是给父母出门看病、坐长途车使用,以备不时之需。他认为,如果公共场所的厕所都有人性化的适老化改造,方便老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轻松如厕,这不仅减轻家人的负担,更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异性亲属陪老人上厕所”的话题也曾引发不少网友的共鸣。80后徐女士记得,不久前,杭州一家医院的公厕就曾引发网友热议,该医院为了方便带小男孩看病的母亲,在女厕所入口处设置小便池,“这个异性代际陪伴遭遇的如厕难题在‘一老一小’两端同时存在,我陪伴行动不便的父亲去医院看病,碰上‘方便’之急,该去男厕所还是去女厕所?” 因此,很多读者认为,公厕适老化建设除了要增加坐便和扶手,还需将陪伴者因素考虑在内。

  记者发现,2022年浙江省爱卫办和省卫生健康委就印发《浙江省医疗机构公共厕所建设与卫生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明确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至少应在门诊区域设置第三卫生间。第三卫生间指在厕所中专门设置的用于协助老、幼及行动不便者使用的厕所间,方便如母子、父女、夫妻、异性服侍行动不便者等如厕时获得照顾而使用的厕所间。这个规定目前在杭州、宁波等城市实现了普及,但因数量不足,有时也会引发老年人长时间排队的现象,因此,需要根据当地老年人口的数量比例的增加,不断增加公共场所蹲位与座位的比例,同时也包括第三卫生间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