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10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冬至祭扫触动她最脆弱内心
祖孙情是抚慰伤痛一剂良药
本报讯(记者 林乐雨)上周六冬至,是人们祭奠逝者、寄托哀思的日子。对于尚未走出悲伤的72岁王奶奶来说,这一天的到来,触动了她内心最脆弱的部分。
一年前,与王奶奶相濡以沫50年的老伴突发心梗离世。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她一时难以承受。原本开朗健谈、热爱运动的王奶奶变得沉默寡言,常常一个人一言不发地在窗前发呆,一坐就是大半天。
王奶奶有一儿一女,女儿定居上海,儿子在杭州工作。父亲去世后,儿子李先生本想将母亲接到自己家中居住,却被老人拒绝。王奶奶说,自己还是更想待在熟悉的环境里。为了帮助母亲尽快走出悲伤,李先生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陪伴母亲。在陪伴中,李先生发现,母亲睡眠时间明显减少,经常整夜失眠,食量也显著下降。随着抵抗力下降,这一年来,王奶奶经常头疼脑热。
老伴去世前,王奶奶几乎每天都会到儿子家中帮着带孙辈,她常开玩笑说自己是家里的“中坚力量”。而如今,她总是唉声叹气地说,自己成了这个家的累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精神二科副主任医师陶平宇表示,老伴突然离去后,老年人通常都会被悲痛、抑郁、焦虑、恐惧等一系列负面情绪所笼罩。心理情感上的痛苦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身体健康状况的恶化。尤其是对于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伴侣突然离世的老年人来说,遭遇的心理创伤往往更加明显、持久。
陶平宇提醒,老年人刚刚失去伴侣时,常常处于极度悲痛之中。他们需要倾诉自己的感受,并获得支持和理解。此时,子女要尽可能地陪伴在老人身边。祖孙情是抚慰老年人伤痛的一剂良药,可以尽可能地让老人跟孩子待在一起。
当悲伤情绪持续数周或数月,老人出现严重失眠、厌食或检查不出病因的躯体化症状时,应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若长期无法走出心理阴影,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等认知问题,对生活失去兴趣时,要警惕抑郁、焦虑症风险,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药物和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