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老年报

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a0011版:常青·衢州       上一篇    下一篇

打造“知书达礼”之城

且看全民阅读“衢州样本”

  打造“知书达礼”之城

  且看全民阅读“衢州样本”

  本报记者 包勇 通讯员 何明星

  衢州,南孔圣地,自古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延续至今,阅读之风吹遍城乡,全民阅读成为衢州重要文化标识和精神符号。

  衢州持续打造阅读空间、创新阅读载体、营造阅读氛围、增值阅读服务,打通“崇知、好书、通达、践礼”四个环节。同时,把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之风转化为习礼、传礼、践礼之势,以“知书达礼”打造精神共富,用传统优秀文化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最是书香能致远,且看全民阅读的“衢州样本”。

  为儿童打造“书”适圈

  今年“世界读书日”,开化县何田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汪益轩收到一份“图书大礼包”。由于父母在外工作,汪益轩常常与书为伴,在书中探寻不一样的世界。

  近年来,衢州积极在盘活农家书屋利用率、助力新时代乡村阅读上领题、破题,不断拓展乡村儿童阅读空间,丰富阅读体验。

  线下,全面整合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南孔书屋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配备专业书桌、书架,平均藏书5000册以上。

  云上,整合钱江源书社等社会资源,依托数智文化空间拓展云课堂,将红色书籍、阅读课程等制作成图文、视频、音频等素材,让儿童足不出户就能在线阅读。

  “打造乡村阅读‘书’适圈,全民阅读,一个都不能少。”衢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目前衢州累计建成覆盖城乡的南孔书屋99家。在农村,设有儿童阅读专区的农家书屋500余家,不断满足山区儿童阅读需求。

  “我在农家书屋当馆长”

  “既能学到新知识,又能陪伴小朋友们阅读,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就读于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的胡鑫今年多了一个身份,成为衢江区樟潭街道农家书屋馆长。

  2023年,衢州首次开展面向寒假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的“我在农家书屋当馆长”活动,招募红色馆长、共富馆长、护苗馆长、数字馆长、有礼馆长等特色“馆长”。

  一纸招募令引来近千人报名。截至目前,吸引各行各业能人专家1000余人加入。中国作协会员、省级文化特派员周华诚在常山县芳村村农家书屋开展《下田:写给城市的稻米书》读书分享会,串联起儿童与现代农业纽带;开化县溪东村农家书屋“馆长”吴茗开展“圆梦青苗·以艺育美”系列活动,以美术音乐丰富乡村青少年暑期生活。今年暑假,“馆长”们开展读书活动近千场,带动2万余人参与阅读。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农家书屋正成为具有乡土味、有礼味、三衢味的“新三味书屋’,这也是衢州“屋”尽其用,才尽其能的一次有益探索实践。

  因“书香”爱上一座城

  “衢州是一座有礼的城市,也是一座爱读书的城市。”今年“书香衢州 知书达礼”2024年全民读书周暨第16届衢州书展启动仪式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如是说。

  正是因为“书香”爱上这座城市,李敬泽与图画书作家九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作家郑嘉励,接力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唐玲被授予衢州市“农家书屋荣誉馆长”,一起助力农家书屋建设。

  来自海峡两岸80余名儿童文学作家、编辑、学者相约衢州,开展“两岸儿童文学论坛”等活动,读书周成了他们感受文化、观察童年的窗口。

  2009年,衢州市就在全国率先举办全民读书周活动,此后每年11月,衢州市民与这座城市有了一场不见不散的书香之约。

  目前,该市已有公共文化服务空间4000余个,文化人才1.2万余名,文化共建组织100余家入驻共享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衢州,为市民选书是为民办实事项目,农家书屋将每年增添100本新书,多渠道了解群众读书需求,确保阅读需求不出村。

  更有意义的是,书香蔓延开来,衢州与金华、丽水联动,并与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协作,在交流融合中锻造衢州儿童文学原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