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老年报

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9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这个“大厨”不拿工资

杭州拱墅区社区食堂升级版开业

  本报记者 徐雨阳

  通讯员 陈佳楠

  连日高温迎来久违的凉爽,令人期盼。同样让人们翘首以盼的,还有杭州市拱墅区的这家社区食堂。8月27日,阔别8个月的长庆街道王马大运河社区食堂,正式对外营业。

  经过8个月的装修升级,王马大运河社区食堂有何不同?记者实地探访。

  炒菜机器人获点赞

  下午4时左右,店里已然人头攒动,除了附近居民,还有从南星桥、临平特意赶来的银发食客,他们都曾是王马大运河社区食堂的常客,迫不及待想“尝鲜”。

  “倒油”“放原料”“点击屏幕进行翻炒”根据提示操作,几分钟后,一道锅气十足的韭黄炒蛋出炉。透过玻璃,两台炒菜机器人引得食客频频注目。升级后的王马大运河社区食堂,一大亮点就是传统“炒菜师傅”的角色由机器人替代。

  家住青春坊的陆阿姨,今天特意和姐姐来打卡。“完全没吃出来是机器人炒的菜,真不错。”姐妹俩对食堂赞不绝口。

  “智能炒菜机相对油烟少、噪音小、没有明火,还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各种调味品的用量、模拟各种火候。”食堂主厨邓旭辉说。

  “黑科技”守护舌尖安全

  除了炒菜机器人,社区食堂还具备智能结算、人脸支付、食堂数据智能分析、24小时自助机等“黑科技”设备,提升用餐体验。温湿度数字化监测仪、高功率餐具消毒设备感测、空气消毒感测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预警,以便食品安全管理员及时处置。食堂内还有高清摄像头全时全域取证,并利用AI抓拍、边缘智算魔盒实时捕捉从业人员穿戴规范化情况、不明事物踪迹等异常行为,让“舌尖安全”看得见。

  不仅是银发一族,食堂里各个年龄段的食客都不少。

  “外孙喜欢糖醋排骨,就带他过来吃。”附近居民孙奶奶说。

  “下班之后来这里吃一顿,便宜又放心,还不用洗碗。”在附近银行上班的白领小王对于食堂的回归很高兴。

  食堂引领“年轻化”

  升级后的食堂不仅有用餐助餐功能,也成为居民日常社群生活的新驿站。各种充满青春活力的装置在王马大运河社区食堂随处可见:在王马站·能量墙,大家可以留下对食堂的建议和心声,也可以将自己的交友宣言放到粉色脱单胶囊中;在漫咖区,一张高脚凳、一杯咖啡,带来午后惬意时光……

  工委书记冯琼梅坦言,这是为了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通过软硬件的双重升级,如今的王马社区食堂已经可以满足全年龄段的用餐需求。”冯琼梅说,通过接入杭州市“全程通”智慧助餐系统,老年人用餐很实惠,同时增加各种年轻化功能区,年轻人用餐更省心,把社区食堂做出家门口的“烟火气”,这也是社区食堂向社会赋能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