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老年报

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2版:浙里养       上一篇    下一篇

“浙江十佳康养目的地”今日出炉

“康养+”盘活业态巧生金

  本报记者 乐美真

  连日的风雨挡不住万千热情。6月28日,2023浙江文化和旅游总评榜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期间,“2023浙江十佳康养目的地”榜单重磅发布。绿水青山为底,文旅康养作笔,如何绘就康养旅游的壮阔“蓝图”?答案就在“浙”里。

  近50家文旅单位报名参评,范围覆盖全省11个地市,经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历时3个月层层筛选,终于揭榜。

  随着康养旅游需求日益旺盛,今年“浙江十佳康养目的地”有哪些亮点?对我省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有何助力?

  底蕴深厚 “康养+”成文旅融合主流

  纵观今年,不论是“特种兵式旅游”还是火爆全网的“City Walk(城市漫步)”,无不彰显着一个更具活力的旅游新时代已经到来。

  这当中,康养旅游率先摸清资源底牌。在山水环抱的自然深处,在碧波荡漾的山海之间,在如诗如画的水乡古镇……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坐拥“山海”,尽享自然生态,这是浙江文旅康养产业的“底气”。

  细看榜单,“十佳”各有亮点,康养底蕴深厚。如何把文旅深度融合这篇文章写好、写深,让浙江成为更多人首选的康养旅游目的地?答案在探索中愈发清晰。

  前不久,舟山市岱山县岱西镇,跟着节气逛岱西之“夏至”活动顺利落幕,为游客和村民普及节气知识,制作夏日美食。如今,饱览海岛风情、享受慢生活是不少老年朋友的旅游首选。岱西镇双合村充分利用当地特色产业及环境优势,打出“康养+乡村游”组合拳,结合生态资源精心打造渔趣乐园、石艺咖啡、乡村非遗馆等,成功举办岱山首届海蜇文化节、岱西葡萄节等,为传统渔村增添新活力。如今,走在双合村,随处可见渔家院落,沿着石板路处处有景见绿,令人心旷神怡。

  在绍兴,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独特康养理念于一体的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吸引着众多目光。当地以会稽文化、大禹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串联起三大特色文化旅游带,进而拓展山水唐诗文化、朝圣文化、乡村田园生态景观等可利用空间。同时,培育若耶怡情康体休闲片、森林户外养生运动片等建设,不断激活“康养+”旅游发展动力。

  适老化升级 康养旅游更有活力

  目前,浙江60岁以上户籍老人达1340万,占比26%。纵观全国,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6亿,占比21.1%。以中医药健康、森林生态、康养运动等为特色的旅游业态,受到银发群体青睐,更多新产品和服务将适应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

  近年来,台州温岭境内景区(点)串珠成链,各有特色,推出山窟雄奇、滨海风情、田园牧歌等沉浸式康养体验场景,以及亲子旅游、文化修养、自然绿养、有机食养等项目,同时配套适老化设施和服务,形成品鲜、康养、人文、开放全面融合的全域康养旅游之城。为提升游客尤其是老年游客获得感,温岭市城南镇还依托自身“山、田、溪、村”等优势,结合景区村庄及景区镇建设,对凤凰山公园、龙潭公园进行改造提升。如今,崎岖山路变成干净整洁石板路,山腰和山顶建起长廊、凉亭,供游客远眺风景、沿途休憩。

  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银发族是主要旅游人群之一,不少地方在发展、培育康养旅游产业的同时,进行适老化改造升级,不断提升老年游客舒适度和获得感。此举也使老年旅游真正成为一种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重要载体,激发银发经济内生动力,为康养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为行业立标

  康养文旅大有可为

  本届总评榜十佳康养目的地的评选,在全省各地深入探究怎样的康养资源更受欢迎,是否具备不可替代的康养品牌,是否提供更被需要的康养服务,以及如何引领康养文旅行业更好发展。

  与去年评选相比,康养旅游的覆盖范围更广,延伸至景区、乡镇等地,人们频繁关注的背后,是康养旅游正逐渐成为银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文旅消费的不竭动力。比如,太保家园·杭州国际颐养社区将医疗、生态、康复、休闲等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等业态;湖州八都岕十里古银杏长廊景区,以天然氧吧与银杏风光吸引游客;丽水那云度假村“天空之城”以畲族文化为底蕴,打造全龄度假胜地;嘉兴乌镇旅游景区独具江南水乡风貌,适老化设施配套完善……

  一份榜单,预示着行业“风向标”,也为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再过不久,浙江省旅游协会文旅康养分会将正式成立,此举将进一步推动我省康养文旅行业品牌建设和服务标准化,以切实行动提升行业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

  火热的市场、明确的导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浙江有“天时、地利、人和”,也有更多的“诗与远方”在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