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5版:银尚 上一篇 下一篇
八旬中医有“秘方”
本报记者 王杭晨
通讯员 张根福
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八旬老中医牟重临的诊室总是人满为患。他们中的很多人,得了重病却负担不起医药费。牟重临给他们挂最便宜的号,开性价比最高的药。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55年,牟重临在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他对《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烂熟于胸,对一些经典医方的运用也是得心应手。202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牟重临为国家级名中医。
寻得中医瑰宝
牟重临出生于台州黄岩一中医世家,从小接触中医。黄岩中医专修班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距离县城60公里的富山公社卫生院。
原本,牟重临是被父亲“逼着”入了中医的门,而一次出诊,彻底改变了他对中医的看法。
一个台风天,他被两位村民急匆匆地带往一户人家看病。病人下腹阵痛伴随恶心腹胀,查看后发现是右斜疝嵌顿,他连续使用解痉痛止剂等方法,都未见效。当天,卫生院住着一名前来探亲的西医师,他又赶回向对方请教。西医师劝他送上级医院手术:“24小时内必须开刀,否则有生命危险。”可漫天风雨,如何抬着病人奔走?他唯有尝试配了一张解疝痛的方子,嘱咐病人煎服。
翌日清晨,他在睡梦中被人叫醒,得到消息,患者服药后,疝块竟消失了,疼痛也渐渐消散。这让牟重临惊喜不已,令他觉得“偶然撞到了中医的门槛上,看到了里面的瑰宝”。
秘方是“熟能生巧”
牟重临将青春留在了黄岩西部的大山里,2000年开始,他坐诊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至今再没离开。传言牟重临有家传秘方,有人当面向他求证,他挥手说:“没有的事,熟能生巧。”
几年前,上垟乡60多岁的叶姓患者被诊断为肺癌脑转移,他将牟重临当成“救命、稻草”。牟重临知道对方经济情况,替他开方,半年只花了2000余元,病灶明显缩小。
牟重临注重诊断时的思考,常跟学生们提“反向思维”。而随着年岁渐长,他的使命感越来越重。为了让学生领略中医魅力,牟重临特地找了一位中学数学老师请教,将《伤寒论》里的六经辩证用数学几何图解表达出来,直观易懂,在业界收获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