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老年报

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a0015版:浙里养俱乐部       上一篇    下一篇

清明又闻捣臼声

  清明节来临,我总会忍不住想起那一口满蕴清香的“清明果”。“清明果”又叫“清明粿”,是一种特色的江南小吃,它是用新鲜的艾草榨汁,揉进糯米粉里,在捣臼里千锤百炼,再包入馅料,上锅蒸熟制成,成品色泽翠绿,口感软糯,热吃更美味,味道甜而不腻。

  首先把从野外采摘一把新鲜的艾草清洗干净,放入锅中焯煮,煮熟后捞出晾凉,揉搓出汁水。然后加入一定比例的糯米粉,再用手开始揉成团,柔一会儿后放入捣臼里掏。

  捣臼(又称石臼),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是用一块大石头挖凿出一个深穴,外形似一个半圆状的石球。人们通过简单原始的方法用捣臼将谷物加工成食用成品,颐养岁月,代代传承。

  一人用木槌在捣臼里使劲地舂,另一个人双手在温水里一浸,然后双手在木槌顶端一捋,那是为了防止米粉黏在抡锤上,然后用手麻利地把摊在捣臼底下的米粉捋在一起,而此时,木槌一起一落,双手一浸一捋,两人配合默契,直至把那一大团米粉和艾草的混合物搡成柔软韧劲的米粉团为止。

  在捣臼里掏好后,拿出来揪出一小块面团,用手指捏成圆形,中间包入馅料,可以是豆沙、红糖、芝麻,按照个人的口味,自行搭配,用虎口慢慢收紧,捏成三角形就好了。

  刚出锅的清明粿最好吃了,冒着热腾腾的热气,迫不及待地拿起来咬上一口,软糯细腻,带着艾草独有的香味,一口一口完全停不下来,春天的味道,亦是妈妈的味道,更是儿时的味道。

  如今,再次听到“扑笃、扑笃”的捣臼声声时,睹物思人,思绪万千。由清明粿衍生出来那些亲情、乡情犹如陈年老酒,历久弥香,挥之不去,捣臼声声传唱着过往,传播着生命,传递着乡愁!

  张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