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10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病率为去年同期的近23倍
孩子易感百日咳 老年人也要做好防护
通讯员 吴煜 本报记者 林乐雨
近日,国家疾控局官网定期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报告显示,2024年1-2月,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是2023年同期的近23倍。
与日常咳嗽相比,百日咳有何不同?接种过疫苗后为什么还会感染?日常如何预防?记者采访浙江省中医院儿科主治中医师王其莉。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王其莉表示,人群普遍易感,其中未到疫苗接种年龄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婴幼儿是高发人群。如未及时治疗,少数患儿可能会并发肺炎、脑炎,甚至危及生命。
与日常感冒咳嗽相比,百日咳病程持续时间更长,咳嗽程度更剧烈,多为痉挛性咳嗽,对气道损伤更为严重。
典型的百日咳可经历潜伏期、卡他期、痉咳期、恢复期四个阶段,咳嗽可持续100天,及时规范治疗能够缩短病程。
发病初期,患者会出现低热、咳嗽、打喷嚏、流眼泪等症状,2-3天热退后咳嗽加剧,夜晚更加剧烈。7-14天后,患者会出现阵发性痉挛咳嗽,咳嗽时发出鸡鸣一样的哮吼声。随后反复连串阵咳,直到大量粘痰咳出或随胃内容物吐出。痉咳在夜间较明显。
王其莉建议,小于4月龄的婴儿,或者出现重症或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住院治疗;轻症患者可以考虑口服药物。
目前,接种疫苗仍然是预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式,接种时间为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一剂。
为何接种疫苗后,还有可能感染百日咳?王其莉表示,这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疫苗抗体保护力下降,同时病原体也可能存在变异,相关单位正在从各个方面积极研究对策。
王其莉提醒,虽然百日咳多见于儿童,但由于老年人多患有慢性疾病且身体抵抗力低,因此在高发季节仍要加强防护。一旦有家人患上百日咳,老年人要及时做好隔离防护。日常尽量避免人群聚集,合理作息、加强营养、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