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老年报

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2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巧制文创潮品 筹划爱心义卖

海宁“巧手妈妈”织起“共富朋友圈”

  本报记者 王杭晨

  通讯员 朱悍晟 周燕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制作一款小红书上流行的‘好柿发生’挂件。”昨日,在嘉兴海宁市海洲街道海洲社区“巧手妈妈”技能培训班上,75岁的史勤玉耐心地向学员们讲解编织技巧。

  到敬老院送温暖、举办各类培训班、筹划爱心义卖……清明节前夕,社区里的“巧手妈妈”们已经把4月安排得满满当当。

  转化“指尖经济”

  2018年9月,海洲社区成立由退休人员组成的“银立方”党支部,并组建志愿服务队。围绕群众所需,社区以史勤玉等“编织达人”为骨干打造“巧手妈妈”共富工坊,定期向辖区内有就业需求且有学习兴趣的居民传授编织技艺,并积极链接各方资源,拓宽销售渠道,构筑多元融入的“共富链”,让“指尖技艺”切实转化为“指尖经济”,帮助辖区内就业困难群体增加收入。

  “巧手妈妈”共富工坊每月举办“理论+实践”手工艺培训班,由“银立方”党支部志愿者担任讲师,通过“内容上由浅入深,技巧上循序渐进”的课程设置,为大家讲解编织产品的制作过程,年均参训居民620余人次。在学员们顺利“出师”后,由社区对接“海宁通”“网红直播”等线上销售平台,结合共富展销柜、共富集市等线下载体,同步售卖优秀作品,实现每月营收5000余元。

  取经抖音、小红书

  为进一步改良产品、扩大销路,“巧手妈妈”们还从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取经”,不断研究流行样式,在作品中融入时尚元素,让传统手工艺变身为更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文创潮品”。

  每年冬天,“巧手妈妈”团队都要集中赶制一批“温暖牌”毛线帽、围巾、手套,送给敬老院老人和社区困难家庭。工坊还会定期征集学员作品,举行爱心义卖活动,把筹集到的公益资金再投入到社区关爱活动中,实现爱心循环。

  老手艺实现新价值

  “虽然退休了,但还能用老手艺为居民送温暖,实现新的价值,这让我感觉很有意义。”海洲社区“银立方”党支部书记於克明表示。

  随着该项目的持续推进,海洲社区还发起“银龄巧手合伙人”计划,持续招募有服务意向和技艺特长的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加入“共富朋友圈”。目前,“巧手妈妈”共富工坊已有固定成员3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