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老年报

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4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一图读懂“银领助力”争先工程

  一图读懂“银领助力”争先工程

  本报记者 王兴

  近日,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深入实施“银领助力”争先工程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人才资源优势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四方面14条意见。

  这项工程将从哪些方面开展行动?本报记者为你全面解读。

  一、创新理念聚才,积极推动银色

  人才资源开发利用

  1.加大银色人才资源挖掘开发

  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社区推选、定向邀请等灵活方式,吸纳老干部、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医疗工作者等加入银色人才队伍。

  2.分级分类建立完善银色人才库

  省市县三级联动共建“银龄智库”数字化应用场景,每年全省新增入库的银色人才12000人左右,到2027年全省入库的银色人才50000人左右。

  3.大力加强银色人才团队建设

  到2027年,全省建立800个银色人才品牌团队(工作室),培育省级银色领军人才500名、市级银色领军人才2000名、县(市、区)级银色领军人才5000名。

  二、创新方法优才,着力建设政治

  过硬、优势独特的银色人才队伍

  4.着力提升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

  依托各级党校和老干部党校、老年(老干部)大学、涉老社团组织、志愿服务团队等,强化银色人才培训。

  5.优化人才培育服务机制

  持续开展“走看促”考察调研、“银尚达人”“银尚之家”选树活动。

  探索建立银色人才工作(服务)站(中心)。

  三、创新路径用才,大力实施“银雁”

  系列六大行动

  6.深入实施“银雁助企”行动

  开展老干部“四员助四企”专项行动,支持帮助企业发展。

  (“四员助四企”专项行动,即组织老干部担任专业咨询员、工作观察员、安全监督员、助企服务员,走进小微企业、初创企业、骨干企业、涉老企业,支持帮助企业发展。)

  鼓励开展“老专家+企业”的“银企结对”帮扶行动。

  7.深入实施“银雁返乡”行动

  引导银色人才回原工作地、出生地助力乡村振兴。

  鼓励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银色人才品牌团队志愿结对农村基层党支部、离退休干部党员志愿结对农村青年和基层干部。

  到2027年,全省与农村基层党支部结对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达800个,结对党员达8000人。

  8.深入实施“银雁治理”行动

  倡导鼓励离退休干部党员到社区报到,主动在社区亮身份、参加活动、发挥作用。

  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按规定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微网格长、楼道(栋)长等,全力助推省域治理现代化。

  9.深入实施“银雁兴文”行动

  全省每年开展百场红色宣讲活动。

  各地每年开展2次以上送文化下基层活动。

  发挥专攻文史专业的银色人才作用,形成一批具有较高价值的文史资料。

  鼓励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银色人才设立工作室、开展传承人培训等。

  10.深入实施“银雁关爱”行动

  鼓励引导老同志开展精准关爱活动,做好青年人才、大中小学生等传帮带。

  持续开展“十万五老结对关爱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协同做好农村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

  动员老校长、老教师等参与“银龄讲学计划”,助力乡村义务教育。

  利用好省关心下一代基金,扶植一批“五老”农技帮扶项目,培育农村“双带”青年榜样。

  11.深入实施“银雁帮扶”行动

  适时组织医疗、教育、农业、文旅、理论等领域的老专家,赴我省对口支援地区和山区海岛县等地开展组团式志愿服务。

  支持对口支援地区开展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推介活动,促进文旅和消费帮扶,为银发经济发展探索新路径。

  四、创新举措爱才,全方位营造尊重

  银色人才的良好环境

  12.构建联动贯通的闭环工作体系

  各地各单位要突出党建引领,健全组织体系,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形成方式灵活、组织严密、规范有序的发挥作用工作体系。

  13.健全完善银色人才服务保障

  县级以上老干部工作部门每年组织召开1次以上的银色人才座谈会等。

  14.落实落细银色人才关爱举措

  积极探索“时间银行”等志愿服务激励奖励机制,增强银色人才的归属感、获得感。

  事迹突出的银色人才(团队)可优先推荐参加全国全省离退休干部“双先”、老干部“最美系列”等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