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3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城通吃 优惠通享
杭州鼓励老年食堂转型成社区食堂
本报记者 张伟群
通讯员 方沁薇 马明艳 黄如一
近日,杭州市民政局、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推动社区食堂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鼓励老年食堂向社区食堂转型,在重点满足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兼顾全龄段社区居民就餐,让市民有处吃、就近吃、吃得好。
2024年浙江两会厅(局)长通道上,省民政厅厅长陈斌表示,今年全省将新增2500个老年助餐点,这是浙江养老服务重点工作之一。推动老年食堂向社区食堂转型升级,是杭州市在老年助餐方面的新动作。
一半老年食堂开放给年轻人
去年,年轻人“打卡”老年食堂一度上了热搜。事实上,老年食堂正在主动拥抱年轻人。至2023年底,杭州市共有约1800家老年食堂(含助餐点),近一半对外开放。
西湖区翠苑一区老年食堂是全省首家社区老年食堂,几乎每天都有上班族和学生来这里买早餐。翠苑一区社区工作人员郑怡凡介绍,2020年食堂第三次升级后,在保证社区老年人用餐前提下,面向全体居民和社会人士开放。2023年,翠苑一区老年食堂用餐订单共11万单,其中30%由60岁以下人群贡献。他们就餐时间也与老年人不同,上班族就餐集中在晚餐、早餐、双休日,中小学生在周末、寒暑假比较多。
食堂纳入15分钟便民生活圈
杭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是为了提高食堂运营效率,让全体市民享受优质公共服务,降低生活成本。
未来,杭州支持老年食堂向社区食堂转型,优化就餐时间、划定就餐区域、实行差异收费。
社区食堂将被纳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未来社区(乡村)、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等规划。
食堂服务功能更丰富,积极拓展烘焙、微超等功能业态。
杭州将推动老年人就餐“全城通吃、优惠通享”,加强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