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4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乐清110家工坊助力村民创收千万余元
“老花镜”绘出共富新图景
本报讯(记者 王杭晨 通讯员 赵华 谢远)近日,在温州乐清市淡溪镇陈坦村的共富工坊里,63岁的村民管阿姨正手脚麻利地装配电器配件,仅10余秒就安装完成一个配件。
陈坦村常住人口887人,其中60周岁以上422人。2022年4月,村里建成共富工坊,吸收80余位村民从事来料加工,因大部分是60岁以上妇女,工作时需佩戴老花镜,故名“老花镜”共富工坊。两年来,在当地离退休干部和陈坦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工坊日加工产品约10万件,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50余万元,村民人均月增收2500元至4000元。像这样的共富工坊,乐清市已建成110家。
据了解,乐清市受“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发展条件制约,部分农村地区发展较为滞后。该市把发展“共富工坊”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通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村社党支部结对、离退休干部党员和村内年轻党员结对组成“共富管家”的“双结对”方式,筑强山区“共富单元”。
老同志们全面排摸了解就业需求,梳理形成供需适配的“两张清单”,动员结对企业将单价高、操作简便的零配件加工环节转移到村,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
为了让村民的幸福感更饱满,老同志们聚焦安心生产,协助村党总支为工坊员工购买“人身意外险”“雇主责任险”等保险,在工坊配备儿童游玩区、健康保健区、员工休憩区等,提供幼儿托管等服务,推出“弹性用工”“暖心关爱”系列制度,让村民既能安心创收,又能省心顾家。
拥有医学专长的老同志还组建起爱心志愿队,化身“健康大管家”,定期为员工做好身体检查。依托老党员驿站等资源,老同志们在工坊周边配套设置邻里食堂、邻里书房等,为工坊员工提供劳逸结合的共享空间,让工坊更具乡村味、烟火味、幸福味。
截至目前,乐清市已通过共富工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超3000人,人均年收入近3.5万元,助力集体经济创收超1200万元,实现村社、企业、群众“三赢共富”。其中,陈坦村“老花镜”共富工坊入选省级首批巾帼共富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