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老年报

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4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a0016版:常青·杭州       上一篇    下一篇

杭州“文化使者”助力“文化常青”(下)

  夏凌 【文脉赓续】               【教育宣讲】

  十年守护“建德人”遗址

  文化使者 祝冬根

  男, 1954年9月生,中共党员,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单位乌龟洞“建德人”遗址安全巡查员、文化讲解员。

  2014年,祝冬根从教师岗位退休,选择扎根李家镇做一名文物使者,文物保护安全巡查员。“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我要做文物保护的‘眼线’和‘前哨’。”祝冬根说,自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辖区内文物开展巡查,督促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改,协助举报投诉处理和案件查办。

  祝冬根对乌龟洞“建德人”遗址情有独钟。该遗址最早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浙江省最早原始人遗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年来,祝冬根每天一部手机、一本记录本、一支笔,前往乌龟洞“建德人”遗址巡查,及时将相关文物照片上交有关文保所。

  安全巡查间隙,他阅读大量“建德人”遗址相关资料,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遗址起源、发展和有趣故事,让游客们观有所感、听有所得。祝冬根说,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让社会各界人士对乌龟洞“建德人”遗址产生兴趣,也带动建德旅游经济发展。

  初心不改 传递红色薪火

  文化使者 寿美珠

  女,1952年5月生,中共党员,现为杭州市老干部文化使者服务团成员,从事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相关服务。

  从事了一辈子教育工作的寿美珠退而不休,致力于向学生开展党史宣讲。2021年以来,她认真搜集大量宣讲素材,积极撰写《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等多篇红色宣讲稿,并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奔走各地做主题宣讲。

  她先后走进杭州(国际)青少年洞桥营地、富春二小、春江中学、场口镇小、大源镇二小以及各村社“假日爱心学校”等,讲述生动、感人的红色故事,深受师生们的欢迎。截至2024年9月底,寿美珠开展党史宣讲100场次,受益青少年15250人次。

  寿美珠还利用节假日给孩子们带去思政课。每到清明、六一和国庆等节日,她都会主动进学校,对学生进行“继承先烈遗志”“少先队队史”“热爱祖国”等主题教育,配合学校做好德育工作。

  此外,寿美珠还担任富春街道“我爱我家·垃圾分类”宣讲团副团长,近一年里,她在各村社、学校等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宣讲39场,受众3200余人。

  65万字日记

  守护一方水脉

  文化使者 胡福庆

  男,1946年11月生,中共党员,现为杭州市民间河长、徐家埠“金秋驿站”老干部工作室负责人、莫邪塘社区第五党支部书记。

  清晨5时多,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街道民间河长胡福庆从家里出发,他背起黑色布包,拿着捞杆、夹子和垃圾袋,向两公里外的新塘河走去。

  捞杆是胡福庆用废弃的钓鱼竿制作的,一头的捕网可以打捞河里的漂浮垃圾;另一头可以伸进河底测水深,绑上水瓶还可以取水样。“城市要发展,环境也不能落下,我们要把环境治理好。”

  不管酷暑寒冬,胡福庆每天巡河约4200米,一般需要花费1.5至2小时。巡河结束后,他还会带上一瓶采样水回家,用自费购买的水质检测设备分析水样,并写好巡河日记,做真实记录。

  10年间,巡河日记早已超过3000篇。让胡福庆感到高兴的是,在近年来的日记里,“水质清澈”“水面无漂浮物”等字眼频现。日记写下的是巡河足迹,也见证了杭州河道的变美。去年开始,胡福庆还自学拍摄照片、短视频,用更多元的方式记录水质变化。

  如今,胡福庆身旁的巡河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不仅有望江街道党员先锋护河队,还有“金秋驿站”志愿者、热心居民,连中小学生也都参与进来,仅胡福庆所在的望江街道,已有1000多人次参与巡河。“跟着胡爷爷去巡河”成为了最受孩子欢迎的项目。

  【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