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4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5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自费制作标本 老宅变身展馆
“白发校长”打造“鸟类博物馆”
本报讯(记者 王杭晨 通讯员 束庭涟 赵怡薇)“这是夜鹭,头上有两条长长的白色丝状羽,背部会随着年龄增长变黑。”近日,在嘉兴市海盐县天宁小学教育集团澉浦小学的护鸟课上,退休教师陈其昌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栩栩如生的标本教学,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堂特殊“必修课”,在澉浦小学已延续多年。
陈其昌今年76岁,曾是海盐县澉浦镇原谈仙岭小学校长,也是南北湖鸟类的守护者。在近40年的教书生涯里,他利用课余时间钻研鸟类知识,为160余种鸟制作了400余个精美的鸟类标本,建成一座私人“鸟类博物馆”。如今,他虽已退休,仍在学校为孩子们讲解鸟类知识和标本制作。
每年春秋季,南北湖百鸟争鸣,让在此土生土长的陈其昌与鸟儿结下不解之缘,他的“护鸟大业”是从当上山村教师正式开启的。在教学过程中,他经常给孩子们介绍鸟类知识,钻进林子观察鸟类,对每种鸟类的特点习性都如数家珍。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了解鸟类特征,1993年陈其昌开始制作小鸟标本。制作鸟类标本花费不小。在那个年代,他每年至少要花两个月的工资用来购买标本鸟、防腐剂、铅丝、油漆等必需品,还常常跑到垃圾堆里搜集塑料泡沫、木屑、木刨花作填料。
1996年起,他把老宅改造成一个免费展馆长期展出。这座私人“鸟类博物馆”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万余名师生前来参观学习。在陈其昌爱鸟护鸟精神的影响下,公众参与鸟类保护与观测的积极性不断提高,2023年当地共救助各类野生动物70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