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4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5版:银尚 上一篇 下一篇
做百姓幸福的守护人
“老娘舅”念好海上“安全经”
本报记者 夏凌
通讯员 方语薇
宁波市象山县鹤浦镇是象山最南端的一个海岛乡镇,也是典型的渔业大镇。这里有一位专注于海上纠纷调解的“老娘舅”,渔民们碰到劳资纠纷、船舶碰撞纠纷、渔业安全生产等问题,总会想到找他帮忙。
10月10日,记者找到鹤浦镇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杨春雷。他退休前曾是镇上的渔办主任,有30余年的渔业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经验,所以退休后,他想留在岛上,用自己的专长为海上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念好海上“安全经”
一年出海调解30余次,空闲时就给渔船做“安检”,这是杨春雷退休后的生活常态。
杨春雷说自己最大的优势是了解海上捕鱼作业的各种方式和相关制度法规,第一时间前往纠纷发生地、多说“专业话”“暖心话”“家乡话”,把“火苗”扑灭。
今年4月,一中国籍渔船与一巴拿马籍货轮在三亚海域发生碰撞。船老板和1名船员是鹤浦籍人,在事故中丧生。鹤浦镇渔办工作人员找到经验丰富的杨春雷。他接到电话后,立刻带上行李前往海南,开启长达20余天的调解工作。
退休以来,杨春雷共调解60余起渔业纠纷、涉及金额达6560万元,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海岛“老娘舅”。
做村民权益“代理人”
“你父亲的事情已经处理好,放心吧,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随时打我电话。”8月,一位渔民的父亲在象山县石浦镇沙塘湾村不幸遭遇车祸。杨春雷接受委托后,立即前往石浦镇仔细了解事故经过,收集相关证据,积极与涉事方及交警大队沟通协调。
经过连续3日的奔波,他整理了完整的调解资料,并凭借着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以有力的论据全力为渔民父亲争取到了合法权益,成功处理此次纠纷。
杨春雷深知,现在住在岛上的,除了渔民外,大多是老年人,自己有责任为他们排忧解难,便将调解范围从海上拓展到了岛上,管起村里大小事,成了百姓贴心人。
打好助推项目“感情牌”
今年2月,浙江金七门核电项目正式拉开建设序幕。项目启动前期,杨春雷深入金七门、杨柳坑、水湖涂三村,积极助力项目推进。
一次,他遇到一个棘手的纠纷,这户人家不同意搬迁,影响项目进度。杨春雷多次上门调解,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担忧,以真诚的态度拉近距离。
“调解不仅是法律与政策的执行,更是人心与情感的沟通。”杨春雷说,自己采取“法理相融,情理并重”的策略,既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又灵活运用情感纽带,激发居民对未来的憧憬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