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4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6版:重阳 上一篇 下一篇
“情理法”齐上场
调出一片人间善意
本报讯(通讯员 王琛琪 叶蔓裔)“冯调解员,谢谢你,帮我在重阳节前把这笔欠款讨回来了。”昨日,一位当事人在台州市椒江区社会治理中心向调解员冯紫燕表达感谢。
65岁的冯紫燕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近20年,从事调解员工作10余年,荣获“省级优秀调解员”“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做一名调解员,一定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很多时候,我要面对的调解对象并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几十个人。矛盾发生在基层,作为调解员,我要尽可能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她如此感慨。
冯紫燕真挚的言语充分显示出,虽然在调解的路上尝尽了辛酸苦辣,但她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坚持却从未改变。
前不久,冯紫燕就化解了一件棘手的案件。晓丽(化名)和素芬(化名)本来是隔壁邻居,因琐事两家人起了争执,闹到了当地派出所。
派出所和司法所前前后后处理了几个月,依然未能平息两家人的怒火,在案件“民转刑”的最后一天,他们联系上冯紫燕专家团队寻求帮助。
“经过现场调解,我认识到两家人都倔得很,双方都涨红着脸,誓要争个高下。”冯紫燕回忆,由于双方当事人情绪比较激动,她在确认双方矛盾争议焦点后,针对案件事实,采取“背对背”调解工作法,对双方当事人从“情、理、法”的角度进行释法说理。
“当时是这个案件‘民转刑’的最后一天,12时一过,就要从民事纠纷上升为刑事案件了。我摆事实、讲道理都行不通,我就从人情出发。”冯紫燕说,经过一整天的调解,到了当天晚上,当事人终于在调解书上签字,防止“民转刑”事件的发生。
从业10余年,冯紫燕从未收到过一起投诉,从聊家常、摆事实到明法理、动情理,她让接受调解的当事人都心服口服,用诚心、耐心爱心,“调”出了一片人间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