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老年报

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4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5版:银尚       上一篇    下一篇

每月增收3万余元

建德这位特派员是怎么做到的

  本报记者 夏凌 通讯员 汪群英

  昨日,清晨雨后,杭州建德民宿“第一村”——航头镇航川村的民宿主们已早早开工,为即将到来的“五一”旅游高峰做准备。

  作为当地民宿经济的带头人,航川村乡村振兴特派员、建德市关工委“五老”陈友明也更忙碌了。陈友明告诉记者,自从航川村“139”民宿品牌打响后,许多隔壁的村委、村民来找他取经。

  从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到乡村特派员,陈友明的乡村振兴之路走得并不容易。

  提出盘活农房办民宿

  “搭讪”拉客源不遗余力

  2022年,陈友明退居二线,受组织委派来到了航川村,做起乡村特派员。如何让村子兴起来、百姓富起来?如何把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陈友明一上任就给自己出了道限期完成的“必答题”。

  他花了两个月走访调研,每天骑着“小电驴”,穿行在航川的田园山川。他发现,农村的房子越造越大,人却越住越少,空置率很高。要是能把闲置农房盘活,或许能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经过不断思考,最终他把主攻方向对准了民宿农家乐产业,策划了10人成团就能享“住一日吃三餐99元”的“139欢乐农家”。最初他的提议被村干部们“低票”否决。“当时大家都说,定价这么低,能赚到钱吗?客源从哪里来?能长期经营下去吗?”航川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宁德良回忆。

  但陈友明没放弃。他把村里的现状、市场需求、民宿运营的模式,一点点掰碎讲给宁德良听,随后又带着村两委干部多次到衢州七里乡、湖州水口乡等地考察学习。一路上,陈友明也不“消停”,给大家分析市场行情。“民宿定价只要保本就行,关键是吸引人进村,让农产品畅销起来。”

  要干就要干最好,民宿开业筹备期间,陈友明主动当起了“大管家”。为了拉客源,他更是领着大伙儿深入衢州、上海、安徽等地“搭讪”游客。

  陈友明说,作为乡村振兴特派员,就是要与村干部风雨同舟,与老百姓同甘共苦,必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理清路子、做出样子、带好班子。

  每户月均增收3余万元

  全年目标10万名游客

  一年多的时间,航川民宿迎来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打响了建德民宿“第一村”的金字招牌。

  第一期12家民宿抱团推出“139”经营模式后,第一个月就接待游客2186人次,营业额达27万元。自从民宿创办以来,经营户月均增收3万余元,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村民们都说,要是没有“智多星”陈友明带着大伙儿一起拼命干,“139欢乐农家”不可能发展得那么顺,现在应该叫他“满票”特派员才是。

  如今,二期三期20多家民宿也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到5月,全村要增建床位至500个,今年年底要实现床位1000个,吸引游客10万人,其中住宿者5万人。”陈友明对这个目标很有信心,他表示,农家乐的客人主要是老年人,这也是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一个实践。

  “让美景变‘钱’景,真正实现共建共享共富 。”陈友明说,他要带着大家朝着振兴乡村的目标、文旅共富的梦想,一起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