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4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4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创新达人 土味专家 科技红娘
退伍老兵变身惠企“诸葛亮”
本报记者 王杭晨 通讯员 朱晓红
3月底的一场“诸葛亮会”,让嘉兴桐乡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协会秘书长费洪标和当地企业家、科技领域专家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
今年66岁的费洪标是当地有名的老科技人:手握11件专利、1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21篇省级以上期刊论文,曾获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服务基层的“创新达人”
1981年,当了5年通讯兵的费洪标退伍回乡,成为桐乡县羔羊乡公社农技办的农业科技辅导员。1983年,羔羊乡成立科普协会,25岁的费洪标被选为协会秘书长。
当时,羔羊乡的皮鞋行业开始兴起,家家户户办起皮鞋作坊,小而散,技术参差不齐,企业之间无序竞争。
费洪标帮助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产品研发。1993年,羔羊乡皮革研究会组织开发2个国家级科技项目、11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为企业增收2000余万元,羔羊乡的皮鞋很快占领了市场。
田间地头的“土味专家”
2000年,由于行政区域调整,羔羊乡并入石门镇,费洪标担任镇农经中心支部书记和科协秘书长。
石门镇素来以杭白菊、湖羊、苗木等传统产业闻名。杭白菊种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秸秆,以往都被丢弃或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湖羊规模化养殖又面临着饲料结构单一、饲草不足等问题。2007年起,经过3年多的潜心研究,费洪标发明“杭白菊秸秆湖羊专用饲料”,有效解决湖羊冬季饲料短缺的矛盾。
把四川苍溪红阳猕猴桃引种到石门镇时,费洪标引进专家联手攻关,让高山猕猴桃在江南平原地区顺利安家,石门镇农民又多了一条致富路。
在他的牵头下,小小石门镇建起森林科普馆、桂花科普植物园、中国杭白菊科普博物馆、千亩梨园科普基地等数十个科普阵地,在石门串联起一道科普旅游十八景精品线路,推动当地产业发展,成为桐乡市首个国家科普教育基地。
中小企业的“科技红娘”
2018年9月,费洪标退休,有了新想法——把桐乡的企业家组织起来,打造科技成果和技术的集散中心,加速成果转化产业化。
2019年3月,费洪标在桐乡市科协和民政部门支持下,成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协会。他积极发挥平台优势,引进科研院所等高层次人才团队,指导企业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助力企业科技提升。发展至今,协会共有会员企业138家,涵盖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纺织印染、电子信息等行业。通过“大带小”,打通产业链,产生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