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老年报

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4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9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牙槽骨上搞建筑 技术过硬态度暖人

  邵现红

  讲种牙故事

  115

  假如给全口种植牙的老人拍一张露齿口腔照,满口整齐洁白的牙齿,一定会让人以为这是一位帅哥或者靓妹。是的,“人生第三副牙齿”就这么令人惊艳,它能使老人脸颊重新饱满,说话不再漏风,食物咬嚼自如,仿佛时光倒流,青春再现。

  作为老年报的忠实读者,陈瓞然给我们写来一封信,想借完成种植手术的“满月”之际,把对邵院长的印象及自己感受写出来。

  这项手术堪比

  “牙槽骨上搞建筑”

  在经历两次种植牙手术后,我完成了全口种植。这项手术堪比“牙槽骨上搞建筑”。不过,这种建筑的桩基宽度、深度以毫米为最大计量单位,精细程度如微雕,而且没有重来的机会。

  我说不清种植牙的各项流程,但仅以自己直接感知的在牙槽骨上做桩基这项关键流程为例,就足以说明手术难度。

  弓形的牙槽骨,体量不到两个手指弯曲大,在这上面打洞,单颌就需4到6个。每一孔无论是深一点、浅一点,或是偏一点,都会酿成严重后果。虽说现在用的是3D建模智能技术,但没有精湛医技和精心操作,也是不行的。

  手术采用局部麻醉,患者没有疼痛感,头脑清醒。手术时虽围脖遮眼覆盖,患者看不见医生操作,但能从声音中辨别各种操作。

  手术中,我听着植牙专家邵现红院长和助手、护士间的交流,听着手术器械和骨头之间碰撞声。过了一会儿,邵院长哼起小曲,接着告诉我,右边已经完成了。我顿时回过神来,这小曲是专家自信的表露、成功的喜悦,也是给患者传递信心。

  之后,邵院长边手术边和助手说,医生不能摆架子,要的是真技术、好风度。“说得好。”我心里想。此刻,手术已进入难度最大的阶段。

  早在手术前,我就从电脑影像显示上看到我的左上颌第三、四两颗磨牙处的那段牙槽骨已经消蚀成两座山峰之间的峡谷,这里无“壤”可种。为了消除我在年龄及体质方面能否忍受种植手术的担忧,邵院长直言:应对你这种状况,我很有信心。

  温暖宽慰病人

  也能疱丁解牛

  每一个进医院的病人,或多或少带着困惑和焦虑,这时,邵院长亲人般地对话交流、释疑解惑,无疑是一份及时的宽慰,使人感受温暖,看到希望,增强信心。

  我不知道邵院长在这块口腔末端最逼仄的空间和骨头上,是如何施展“疱丁解牛”的本事。我只感觉到,最后的动作是两只粗壮的手指夹着一颗绿豆似的螺钉直伸我咽喉附近,轻巧地拧了进去。

  手术结束后,在取模室,我看到那幅种植后的桩基图像。邵院长并没有填充骨粉,而是直接利用第二颗前磨牙与智齿间两处峭壁似的牙槽骨处,打下桩基,架起上颌种植的桥梁,真的如“天堑变通途”的高超。

  责任担当,妙手神工,邵院长用常人不敢想像的手段为我这种几乎被判定无法种植的患者种牙,展现的是“病人至上”理念与精湛医术。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浙江种植牙集采政策已于2023年4月起落地实施,国家的这一新政策,是降低患者种牙成本,让人人都能看得起牙,都能拥有一口好牙。如果您有种牙的各种疑问,欢迎拨打版面上方的热线电话免费咨询。

  记者 林乐雨 整理

  邵现红院长简介:

  邵现红,杭州国大口腔院长,毕业于浙江大学口腔医学院,主任医师,资深种植专家,《计算机引导技术在牙种植、骨移植及修复重建中的应用》和《一步一步做好上颌窦底骨增量》两本医学专著译者,现为以色列Cortex种植体全球技术顾问,瑞士SIC种植体中国区技术总顾问,美国ZUGA种植体数字化种植中心总顾问,欧洲种植学会(EAO)会员,多次完成大量高难度种植,荣获多项国际种植修复比赛大奖。

  牙槽骨上搞建筑 技术过硬态度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