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老年报

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4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a0014版:浙江孝贤       上一篇    下一篇

舟山市定海区马岙街道

“孝文化”推动善治新动能

  乡镇名片

  作为海洋文化发祥地,“崇孝道、睦宗族、重教养、明德性”的古训浸润着一代代马岙人。近年来,舟山市定海区马岙街道全力打造新时代“孝矩阵”,激活乡村善治动能。以百年林氏宗祠为核心阵地,传承孝德文化,延伸周边巷弄营造“家风街景”紧密阵地,榜样示范、爱心联盟联动协同阵地,带动孝行善举“星火燎原”,为辖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添砖加瓦。

  见习记者 乐美真 通讯员 柴莹莹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播撒到这里,拥有近六千年历史的马岙保留着舟山本岛最为悠久的质朴与安宁。“我们现在来到林氏宗祠。林氏,是马岙第一大姓,孝道是马岙林氏世代相传的祖训之一……”村里,不远处的喧嚣打破了宁静,村民林凯华正在向游客、学生介绍着马岙孝文化的由来。

  如今,走进马岙街道,无论是耆耋老者,还是孩童幼儿,他们一言一行都让人觉得醇善,践行慈孝,代代相传。

  深挖“孝”之源 打造孝文化主阵地

  “孝是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孝是看到老人需要帮助时愿意搭把手。”11月3日下午,马岙街道一所中心小学将讲堂“搬”到了林氏宗祠门口,稚嫩童音表达着对“孝”的理解。

  林氏宗祠坐落在马岙村一条狭长巷子的尽头,是定海少见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宗祠之一。回廊墙上,刻着有关林氏家族的30字家训,“崇孝道、睦宗族、重教养、齐家政、正礼节、务读书、明德性、谨言语、慎交友、处世事”。这是代代相传的家训,这里的人仍谨记于心。

  近年来,马岙街道将林氏一以贯之的孝道家风与乡村发展结合,以百年林氏宗祠为孝文化主阵地,汲古扬今,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

  “这里的墙上还挂着数位孝老敬老的典型人物与故事,一目了然,不时会进行更新。”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马岙孝道为首的家风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正在村中千千万万个小家里泛起着涟漪。

  延伸周边巷弄 传递孝老爱亲“正能量”

  如何让“孝”具象化?在马岙,或许能找到答案。

  在林氏宗祠的不远处,围绕“孝、善、和、德、诚”五字家规家训展开的300米家风街景服务线映入眼帘。近年来,马岙街道着力打造“礼堂品家规”“祠堂明祖训”“青巷话家风”“绘墙展村规”“家风涵商风”等5个区域,将林氏“孝”文化向林家巷子、五四路、楼门街等居民集聚区延伸,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中。

  这两年,马岙街道多次举办“寻根问源 传承家风”现场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带着百姓寻迹,感受慈孝文化的魅力。

  “‘孝’是善德之源。这些年来,我们通过‘最美马岙人’评选等活动,挖掘了大批敬老慈孝典型人物,传递正能量。”马岙街道党工委书记方翰表示,以孝文化为牵引,通过村民大会表彰、“道德红黑榜”展示等方式引导全体村民见贤思齐。同时,发挥青年讲师团的宣讲作用,借助“四合一家”、“公民素质讲习所”等载体,宣讲本地本领域涌现的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以榜样示范力量,带动“孝”文化风尚深入千家万户。

  践行为老之心 合力推动孝行善举

  擘画慈孝乡村图景,关键是人。在马岙,乡贤聚力,全民参与、合力推动孝老敬老早已司空见惯。

  61岁的林大伯独居多年,八年前突发脑溢血丧失语言和行动能力,马岙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心连心”志愿服务队为他打扫房间、换上干净被褥,送来米、油等生活用品,还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定期测量血压、检查身体……在众人合力下,林大伯的身体好转。

  马岙举全街道之力,为老年人营造乐龄家园。汇聚乡贤参与乡村建设,引入专业服务,实现养老不出门,还在各村分别成立老年文艺团、老年门球队等,丰富老人的业余生活。

  如今,马岙这处土地所涵养的温润家风、蔚然乡风正不断点线成面,图书馆、棋牌室、手工坊和义诊地等为老场所相继落地,观光团奔着乡风之美往来密集,让老人原本留守乡村的寂寞变成了家门口的欢乐,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