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老年报

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4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a0010版:浙江孝贤       上一篇    下一篇

平湖市广陈镇

点亮当代慈孝灯塔

  乡镇名片

  平湖市广陈镇是《二十四孝书画合璧》作者、南宋画家赵孟坚故里。近十年来,广陈镇持续深挖“孟坚文化”中的崇孝内核,搭建孟坚讲坛、孟坚课堂等孝德教育平台,开展“孟坚书房”孝贤文化授课,创作扎根本土群文艺术的慈孝文化作品,助推一批“金大哥”工作室等乡村惠老助老公益服务品牌,以“新时代二十四孝”精神助力乡镇善治。

  本报记者 徐雨阳

  “几年修绩,总待荣亲老……愿亲强健,绿鬓长长好。”整修一新的广陈镇孟坚书房里,来自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正整齐诵读赵孟坚孝老诗词。轮值馆长金梦依为孩子们逐字逐句讲解孟坚诗词蕴含的孝亲之道;泗泾村的“金大哥”工作室里,发起人金继雄电话不停,为村里老人联系包车接送免费体检;龙萌村基层下沉慢性病一体化门诊里,医生孙爱娟正耐心教老年患者使用智能化检测设备……

  广陈,这座被孟坚文化氤氲滋养的千年古镇,近年来持续挖掘发扬“名士旷达 重情孝恩”的慈孝文化,传递新时代孝贤大爱正能量。

  以“孟坚文化”为抓手 全域营造孝德氛围

  “宋朝书画家赵孟坚是广陈镇著名乡贤,他幼时家贫,成功致仕后,首先想到的是感念母恩,《蓦山溪》被后人奉为孝亲典范之作。”在孟坚书房的孟坚课堂上,金梦依为镇上孩子耐心讲解赵孟坚诗词和《二十四孝》背后的孝亲文化。

  2013年以来,广陈镇深挖孟坚文化,延伸文化内核,不仅举办七届孟坚文化节,而且连续7年开展每月一次的孟坚讲坛,今年又举办了赵孟坚理论研讨会,推出方言学堂、诗词大赛等,建设孟坚书院、孟坚公园,着力打造“孟坚故里”宋韵文化品牌,将民俗文化中的孝德精髓绵延传承。除此之外,镇文艺工作者们紧跟时代脉搏,创作了一批如《孝老爱亲扬美德》《榆塘风》等集广陈特色文化精髓于一身,涵盖赵孟坚、盐船河、普照寺等地方元素,运用钹子书、锣鼓书、花鼓戏等演绎手段展示的慈孝爱老主题文艺作品,以本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艺术形式宣扬敬老爱老的高尚美德。

  多层次全方位对老帮扶 实现惠老零距离

  广陈镇有60周岁以上老人12163人,是平湖市老龄人口比例最高的乡镇,龙萌村老龄化尤为显著,全村65岁以上老人占比达30%,其中400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满足老人慢病随诊治疗需求,今年3月,龙萌村完成村卫生室改造升级,打造“精品村卫生室”,在全省率先下沉“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服务。当了16年乡村全科医生的孙爱娟介绍,改造后,全新配置智能健康小站、全科诊断系统、免散瞳眼底照相机等设备,足不出村一站式完成血压、血糖、血氧等测量。

  与上海一山之隔的山塘村近年来依托地理优势,实现浙沪跨省联动,两地共建康养中心和儿童之家,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让两村老人和儿童共享服务……乘着长三角一体化东风,协同推进跨省边界基层治理,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

  深入挖掘榜样人物 以点带面扬慈孝之风

  周五傍晚,广陈镇“金大哥”志愿服务工作室发起人金继雄下班后骑着自行车走访老年人,这是他十几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本子里记录着我们小组每个农户的家庭情况,老年人身体情况、最近反映的问题等。有了这本子,就能更精准地提供帮助。”金继雄向记者展示他的“工作秘籍”。

  2019年9月,金继雄在统计本村老人体检情况时,发现不少老人因出行不便,放弃每年免费体检机会。此后,金继雄每年都自费包车接送老人去镇上体检。“多亏继雄,不光包车,还背着我上下车,送我去各个体检点检查。”泗泾村83岁的张来英提到金继雄就止不住地夸赞。在他的带领下,“金大哥”工作室至今已入户走访1000余次,民情民意收集100多条,免费义诊服务500余人次,金继雄也获评“浙江好人”。

  近年来,广陈镇不断加大对孝老爱亲等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培树宣传力度,做到学有标杆、行有规范,点燃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的热情,目前全镇已累计有5人获评“浙江好人”。道德模范的光荣榜上不断刻下广陈人的印记,“新二十四孝”之风在孟坚故里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