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4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5版:浙里养 上一篇 下一篇
人文有味 地气入胃
缕缕炊烟皆是岁月
本报记者 张伟群
美食皆文化,深入社区的老年食堂,更应处处接着地气,透着居民们最熟悉的味道。在“晒晒老年食堂”活动中亮相的食堂,是否有这样的气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杭钢北苑社区阳光食堂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杭钢北苑76幢
以钢铁意志做人,以柔软温情助老,这有些矛盾的两面,在杭钢北苑社区阳光食堂融合成了一体。
这里原来是杭钢浴室,2022年1月经改造后,华丽变身成为老年食堂。来吃饭的大多是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一辈子的老杭钢人,食堂也处处体现钢铁情节。食堂外立面修旧如旧,依旧工业风拉满;走进室内,餐厅的墙上则是杭钢60多年的发展史,图文并茂,读来叫人心潮澎湃。
“坚硬”的视觉背后,却是暖暖的氛围。“老杭钢”们在品味美味饭菜的同时,还能回忆过往峥嵘岁月。食堂面积约80平方米,共40个餐位,日均老人就餐百余人次。食堂还将服务延伸至周边社区,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免费送餐上门,目前日均送餐量20余次。
弄杭里幸福邻里食堂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闸弄口街道闸弄口横路33号
静看四季,慢享三餐,还有烟火和人情故事,这就是弄堂里的生活。闸弄口街道的闸弄口和天杭两个社区由于居住特色、文化底蕴十分接近,联合打造了“弄杭文化”“弄杭味道”“弄杭杂谈”和“弄杭温度”四个板块,取名“弄杭里”。
弄杭里幸福邻里食堂就是“弄杭味道”的重要阵地。它小巷怀旧工业风的形象,与附近一条百米长的老杭州文化墙相得益彰,融合了运河周边的设计元素,通过手绘生活、老物件、老摆设、记忆墙等,让居民沉浸式体会昔日生活场景。
现在,食堂已经成为社区老年居民眼中的特色“地标”。它为老人们定制餐食,还推出包月送餐等服务。同时也照顾到年轻人,专门延长营业时间到晚上10点,让夜归人能在家门口吃上一顿热乎饭。
欢潭村五义食堂
地址: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欢潭村635号
何为“五义”?千百年来,欢潭人以耕读传家为荣,形成“义仓、义学、义渡、义诊、义葬”的“五义”文化。贫家孩子有免费上学的“义学”;无钱过不了江,有可以免费坐船的“义渡”;村人五荒六月揭不开锅,有免费领粮的“义仓”;穷人看不起病,有免费诊病领药的“义诊”;人老过世了,有安葬山坡的“义葬”。
如今,五义食堂主要为村内85周岁以上老人及重度残疾人免费提供就餐和送餐服务,体现了新时代的“义仓”。
五义食堂是由欢潭五义睦邻服务中心牵头,在社会各界人士捐款、赠物帮助下建成的。食堂有志愿者厨师为老人烹制美味菜肴,还有一批有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的五义欢潭志愿者轮流负责帮厨。
塘栖镇集中配送餐中心
地址: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酱园弄9号
塘栖因大运河和古镇而闻名,老人们心目中的食堂,自然不能离开这两个元素。
塘栖镇集中配送餐中心建筑面积约300平米,两栋小楼白墙黛瓦,木格花窗,墙上画有老底子运河民居。菜品上也结合塘栖特色,每周更新,推出适合当地老人的特色菜单,粢毛肉圆、鸡汁千张包都是受欢迎的特色菜。
该中心于2020年11月开始提供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央食堂和全镇陆续启用的13个助餐点形成矩阵,同步开展统一物流配送服务,实现全域“15分钟”餐饮输出服务,保证一碗汤送到老人手上还是热腾腾的。
食堂遵循老年人饮食习惯,根据膳食宝塔营养需求,由营养师精心搭配。另外还提供成品菜、个性化套餐、团购服务等,满足长者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