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从宣纸边缘洇开,像一缕晨雾漫过山峦——踏入位于台州市博物馆四楼的“余音绕梁”书画艺术临展厅,便走进了收藏家张旋倾尽十余年光阴打造的“书画世界”。
在时光长河的悠悠流淌中,艺术如璀璨星辰,照亮人类精神的天空。痴迷于书画艺术的台州收藏家张旋,以十余年如一日的执着,在收藏的天地里深耕,编织出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绮梦。
家庭熏陶下的艺术萌芽
张旋,台州黄岩人,第五届台州市政协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二胡学会会员,浙江省胡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台州市二胡专业委员会会长。
张旋出生于黄岩的一个音乐世家,爸爸是二胡演奏家,妈妈是越剧小旦。父母在音乐领域的造诣,为他铺就了一条与音符相伴的道路。然而,尽管最终走进中央音乐学院的大门,但他对书画的兴趣却如一颗种子逐渐长成参天大树,越发枝繁叶茂。
“我的藏品,或来自藏品家属的直接释出,或源于拍卖会,每一件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与岁月的痕迹。”张旋说。
跟着张旋的脚步,走进“余音绕梁——张旋书画收藏展”,听他讲述收藏时的机缘与故事,仿佛踏入了一座艺术的殿堂。这场临展持续时间两个月,张旋将展览精心设计成八个展区,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将艺术与历史交织的故事娓娓道来。
岁月流转中的深厚积淀
入口处,“唐云遗墨”静静陈列,这位中国画界的巨匠,以其精湛的花鸟画和山水画闻名于世。《鹰击长空》的蓬勃生机,《红梅迎春》的热烈张扬,《寒江垂钓》的静谧安逸,无不展现着唐老先生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唐云不仅在绘画上造诣深厚,在美术教育领域也贡献卓著,他的作品如同艺术的火种,点燃了无数人心中的艺术梦想。
“我在策展时还设计了一些‘小彩蛋’,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谈话间,张旋流露出一丝跳脱,“‘唐云遗墨’就有一处‘小彩蛋’,我在展柜的一角放置了傅雷收藏过的清代乾隆时期的瓷器。在隔壁的‘学人信札’展区则放置了吴昌硕先生使用过的文房四宝,都是我的藏品。一般人不留意的话不会发现。”
十余年的收藏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而逝。张旋的收藏之路,始于偶然的邂逅,却在岁月的流转中,沉淀出深厚的情感。
“学人信札”展区,巴金、冰心、黄君璧等名家的手迹跃然眼前。那一笔一画间,不仅是文字的流淌,更是思想的碰撞与情感的交流。
“字如其人,参观者透过这些名家的字迹,对名家们的个性也能参透一二。”张旋说。
看着这些信札,记者仿佛能看到名家们在灯下奋笔疾书的身影,感受到他们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方寸之间的艺术乾坤
“钱君匋先生早年又被称为‘钱封面’,因为他设计的封面精妙绝伦。”步入“钱君匋刻印”展区,钱君匋的精湛刻印技艺令人叹为观止。张旋收藏了一本钱君匋的刻印印谱,将钱君匋印章的钤印效果、边款文字等元素集结成册。张旋介绍,印越大,刻得越好,这是钱君匋刻印的一大特色。
仔细观察一方方印痕,那大气磅礴的线条,精巧的布局,无不展现出钱君匋先生高超的艺术造诣。在一方较大的印章上,记者看到他巧妙地运用了各种刀法,将文字与图案刻画得栩栩如生。那刚劲有力的线条,仿佛是他用刻刀在石头上书写着自己的艺术人生;那细腻入微的纹理,又如同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流淌。每一方印章都让人感受到方寸之间蕴含的无限艺术乾坤。
“余音绕梁”终成绝响
再往前,便是展厅的核心展区,也是此次展览名称的由来——“余音绕梁”。
“2020年,是我父亲从艺50周年。端午节当天,我前往上海为父亲向陈佩秋女士求一幅《剑胆琴心》墨宝,也为自己求了一幅《余音绕梁》。”张旋说。
陈佩秋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书画家谢稚柳的夫人。谢稚柳被誉为“诗人、画家、鉴定家、学者四绝兼擅”的艺术大师,陈佩秋亦是当代著名的书画家、鉴藏家,被誉为“画坛幽兰”。
“夫妇俩亦师亦友,在艺术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张旋说,遗憾的是,陈佩秋女士在为他留下墨宝后的当天晚上,与世长辞,“为了怀念陈佩秋女士,也为了纪念这段经历,我将展览的名字设为‘余音绕梁’。”
张旋有空的时候,会来到这一展区,在当年陈佩秋女士为他提笔泼墨的照片前,静静拉几曲二胡,怀念这位“卧枕宋元、融汇中西”的中国女性书画家。
艺术余震,久久回荡
在历史长河中,张旋触摸着文化之魂,每一幅字画都如同一扇窗户,透过它,参观者可以窥见不同时代的风貌与精神。
“刘海粟遗珍”展区和“张学良长物”展区,展示了两位名人生前收藏的众多珍品;“周思聪旧藏与海派四大花旦”展区,则如同一场艺术的盛宴,汇聚了众多海派艺术家的精品力作。
“白石门下”展区,齐白石弟子的作品熠熠生辉。“齐白石先生大胆创新,将民间艺术元素融入传统中国画,让古老的画种焕发出新的生机。他的弟子新凤霞、李苦禅、卢光照、齐良迟、许麟庐等人,也继承了齐白石画作的灵动活泼与大气留白。他们的作品,在继承齐白石艺术风格的基础上,也展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貌。”张旋说。
据了解,此次“余音绕梁——张旋书画收藏展”入选2025年度台州市文化遗产展示工程项目,并得到台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支持,台州市博物馆为展览提供了专业平台。
“我对此满怀感激,我深知,正是有了各方的支持与帮助,这些藏品才能走出书房,与更多知音相遇。同时,我也衷心感谢每一位驻足观赏的观众,是他们的目光与共鸣,赋予了这些字画新的生命。”张旋说,艺术的价值,正在于被看见、被理解、被传承。
在笔墨丹青间,张旋感悟着艺术之美。在参观者的眼中,那细腻的线条、绚丽的色彩,如同跳动的音符,奏响着艺术的华美乐章。
记者 王琛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