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别让“萌宠”变“风险”

日期:09-28
字号:
版面:第02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王怡 文/图

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牵着宠物狗悠闲散步的市民。不过,随着近年来萌宠经济悄然升温,动物伤人事件也屡见不鲜。在人与动物友好共处的当下,狂犬病防控如何落到实处?今天是世界狂犬病日,记者采访了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以下简称“台州疾控”)专家。

病死率几乎为100%

据介绍,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哺乳动物。其中,犬类是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占95%以上),其次是猫,蝙蝠也是传播狂犬病的高风险动物。

“除此以外,野生或流浪的食肉哺乳动物如狐狸、鼬、獾、貉、狼等,都是狂犬病病毒的重要传染源。牛、羊、马、猪等家畜,以及兔、鼠等啮齿动物,传播狂犬病病毒的风险则较低。”台州疾控传染病防制所(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徐飞祥说。

通常来说,狂犬病在人体内的潜伏期一般为1-3个月。感染的病毒数量越多、毒力越强、侵入部位神经越丰富、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则潜伏期越短,但极少数在两周内发病;潜伏期久的可在一年以上。

“感染狂犬病病毒并非100%发病,可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死率几乎为100%。”徐飞祥说,相关数据显示,大多数狂犬病病例是由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所致,少数由被抓挠或伤口、黏膜被污染所致,“因为移植了狂犬病患者捐赠的器官或组织发病的情况,新闻上也偶有报道,但大家可以放心的是,狂犬病病毒不能侵入没有损伤的皮肤。”

疫苗接种期间又被咬伤

要继续接种吗

狂犬病暴露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后两者都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伤口处置方面,时间越早越好,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

“建议大家先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专业冲洗液)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约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并用稀释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涂擦伤口。”徐飞祥说,复杂伤口,则建议直接去医院进行规范处置。

目前,我国批准的接种程序主要有两种。

5针免疫程序:在0天(注射当天,下同)和3、7、14、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剂次,共注射5剂次。

“2-1-1”免疫程序:于0天注射狂犬病疫苗2剂次(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1剂次),第7、21天各注射1剂次,共注射4剂次。

很多人好奇,接种疫苗期间又被狗咬了,该怎么办?“如果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再次暴露(被咬),应继续按照原有免疫程序完成剩余剂次的接种。”徐飞祥说,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加强接种;全程接种后3个月及以上再次暴露者,应于0、3天各加强接种1剂次狂犬病疫苗。一些其他情况请遵医嘱进行处置。

多项措施

推进我市狂犬病防控工作

夏季气温升高,动物也更容易出现躁动情绪,加上人们衣着清凉,因而也是动物伤人的高发期。

“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市未报告过人狂犬病病例,总体疫情平稳,但动物抓咬伤事件频发,人群暴露风险持续存在。”徐飞祥说,公开报道显示,台州市立医院在去年5月,因动物抓咬伤的每日新发接诊量有10余例。

“需要警惕的是,即使动物已接种疫苗,也存在极低概率的免疫失败风险,因此暴露后,仍建议大家前往医院寻求规范处置。”徐飞祥说。

近年来,我市在各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推进狂犬病防控工作,护航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以黄岩为例,目前该地共设立10个动物狂犬病免疫点,为居民提供相应的免疫服务。

“除此以外,我们还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狂犬病预防知识、文明养宠规定及暴露后的正确处理流程,提高居民科学防护意识和健康养宠责任意识,倡导养宠家庭规范饲养、加强管理,如办理犬只登记、外出使用牵引绳、避免宠物与野生动物接触等。”徐飞祥说。

预防狂犬病,避免暴露是关键。台州疾控提醒大家,千万不要随意逗玩陌生动物,尤其要教育儿童不要接近和挑衅猫、狗。

其次,文明养宠是责任。饲养猫、狗的家庭,一定要定期为宠物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这是预防人感染狂犬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一旦被咬伤、抓伤,要立即清洗消毒,并迅速前往最近的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犬伤门诊)处理。”徐飞祥说,目前,我市9个县(市、区)均设有犬伤门诊。查询相关门诊信息,可进入“台州疾控”微信公众号,点击“健康服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