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人民空军立体呈现硬核实力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第07版:时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歼-20飞机进行四机战术对穿

运油-20A、歼-20、空警-500、轰-6等大国重器精彩亮相,“八一”“红鹰”“天之翼”飞行表演队劲舞长空……第十一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昨天闭幕。此次航空开放活动飞行展示16型41架、静态展示93型装备,近百万观众现场见证了人民空军的硬核实力与开放自信。

【体系作战】

复刻实战场景展现硬实力

“与以往相比,本届活动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体系作战从抽象概念转化为直观画面。”军事专家张学峰道出了此次航空开放活动的核心看点。

从空警-500与4架歼-20组成“预警指挥+隐身突击”编队划破长空,到运油-20A与2架歼-16以“双点同时加油”姿态平稳通场,再到轰-6双机编队上演“远程铁拳”协同突防,一系列高难度编组展示,立体呈现了人民空军体系作战能力的升级突破。

“这不是简单的机型拼凑,而是实战场景的复刻。”空警-500飞行员徐昊阳深有感触。

飞行动作的实战化设计,更让观众读懂了“热闹”背后的“门道”:运油-20A在200米高度以40度坡度完成蛇形机动,连贯的“S”形航线可有效规避敌地面炮火;歼-10以200千米/小时的极限低速平飞,用大迎角验证复杂地形突防能力;歼-16双机对冲、最小半径机动……每个细节都是日常战备训练的“缩影”。

“观众看到的是‘蓝天舞步’,我们展现的是能打胜仗的硬实力。”歼-16飞行员杨浩鹏说。

静态展区同样彰显体系思维。近百型现役、退役装备整齐列阵,既有歼-20隐身战机、无侦-7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等空中力量,也有红旗-22地空导弹、610B反隐身雷达等地面装备,还有改装为攻击机和训练靶机的歼-6无人机……

“从空中到地面,从退役到现役,既展示了当下的体系作战能力,也折射出装备发展的创新思路。”张学峰说。

【成长答卷】

从“国土防空”到“空天一体攻防兼备”

“2011年首届航空开放活动中,能看到的先进机型屈指可数;如今,歼-20、运油-20A等国之重器已成‘常客’。”观看了多届航空开放活动的观众索建秦,用“翻天覆地”形容人民空军的变化。

航空开放活动,也成为人民空军从“国土防空”迈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生动缩影。

歼-20在本次航空开放活动上与空警-500组成护航编队、首次静态面向公众展示,实现了从神秘到开放的转变。歼-20飞行员张凯说,此次与空警-500的编组展示,正是体系能力不断升级的证明。

轰-6家族的发展更具代表性:从早期型号的近海对抗,到轰-6K实现远域慑阻,航程和载弹量大幅提升,还能搭载巡航导弹实施防区外精确打击。

“在我们首次飞出岛链时,采用的还是单机训练模式;现在每次远海训练,都是多机编队、伴随护航。”轰-6K飞行员田乐回忆,一次飞越宫古海峡时,机组与歼-16、空警-500组成“打击群”,全程掌控空域。

运油-20A的列装,让战机的作战半径不再受限。“一次为战斗机加油后,听到对方说‘油量充足,可以继续执行任务’时,我瞬间明白,我们多飞一米,祖国的空天就多一分安全。”运油-20A飞行员谭红梅一语道出了空中续航的战略意义。

无人机装备的崛起,则为空军增添了新质力量——攻击-1、攻击-2察打一体无人机可实施精准打击,无侦-7、无侦-10能完成高空长航时侦察,形成了与有人机协同作战的新能力。

【天空盛宴】

家国情怀在心中扎根

这场空天盛宴,成为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

近距离接触国之重器,自豪感在公众心中升腾。歼-20首次静态展示时,现场观众的欢呼声、相机的快门声此起彼伏;运-20对公众开放货舱,人们走进机舱感受“胖妞”的奥秘……

“以前只在新闻里看过歼-20,今天离这么近,能看到它的隐身涂层、弹舱设计,特别震撼!”来自山东聊城的观众胡代龙说,这种“零距离”接触,让他真切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

展区内,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参观,孩子们拿着模型飞机,模仿飞行动作。空警-500飞行员徐昊阳说:“航空开放活动是最好的国防教育平台,看到他们,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