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王安林,浙江台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全国各种文学期刊上发表作品300余万字,主要为中短篇小说,部分为各种选刊转载,入编多种选本,出版有小说、随笔集多部。
〉〉〉点评
拿到这一期的点评作文,看到主题是《家乡的橘子》,吓我一跳,橘子在我们台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以一只橘子来写一篇作文,其难度可想而知。
打开孩子的作文,发现他们的审题意识远比我强。“家乡,是家乡的橘子!”我似乎看到孩子们在提醒我。我当然知道主题中的“家乡”,然而,这些孩子并没有远离过故土,对家乡会有怎样的感受?
戴乐孜小朋友开篇就点出自己的家乡黄岩,但他先不说橘子,而是说家乡的模具,欲摛故纵,以“黄岩蜜橘是甜了千年的橘”作为转折,从而在整篇文章中从容地介绍了橘子的一生。这里面写了春天橘花的香,盛夏时小青橘的酸,秋天的金黄,当然,所有一切都归入了最后丰收时的甜。
才三年级的徐尹鹏的小作文却是在动态中完成的,与妹妹去外婆家,与外婆去橘林,与妹妹摘橘子比赛,以及吃橘子时的描述也充满了动感。
而同样是三年级的卢远兮的作文似乎与他的年龄相去甚远,他行文的老到让我吃惊。第一句“伴随着初冬的到来,橘子也甜了”,明显运用了倒叙,估计是为了与结尾的橘子真正成熟作呼应,而橘子的一生就装在这开头与结尾之间的“大肚子”里面。
这三篇作文,除了某些地方的遣词造句,我觉得自己是无法有更多的批评。关于学生作文,该说的我相信老师在课堂上都说了,很多东西不是你们小小年纪可以感悟的,就如我们无法做到你们的天真和单纯。
我想象中那只橘子千里迢迢来到一个老爷爷面前,这只橘子来自他童年时的故乡,有了那么多岁月的沉淀,那当然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