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州医院内分泌科接连收治两例因低钾血症引发危急症状的患者:一名25岁女性因过度节食减肥导致肌无力,血钾值仅3.28mmol/L(正常值为3.5-5.5mmol/L);另一名42岁男性因严重低钾(1.8mmol/L)突发心脏骤停,经紧急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
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常被忽视的健康隐患——低钾血症。
身体缺钾为何如此危险
“钾是维持细胞正常代谢、神经肌肉兴奋性和心脏节律的关键电解质。”台州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何佳解释道,“当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时,即可诊断为低钾血症。主要表现为乏力、肌无力、腹胀、胸闷、心悸等。症状轻时患者可能无症状,重型患者症状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肌无力,可能突发不能行走或无法上抬手臂等。”
前述25岁女性患者,医生追问病史,发现她最近3个月在减肥,每个月减重10斤左右,每日只少量进食,最后出现爬楼困难、行走乏力。检查确诊为低钾血症,何佳给她口服补钾治疗后好转,建议她科学减重。
而42岁男性患者较为严重。他因长期服用排钾利尿剂控制高血压,未定期监测血钾,突发头晕、呕吐、乏力、大汗,被送到台州医院急诊科。到医院后,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医生进行了心肺复苏、ICU抢救,将其救回,“严重的低钾血症,是有生命危险的。”何佳强调。
节食、药物、高温作业成三大诱因
何佳表示,长期摄入不足,例如过度节食、偏食或禁食(如减肥人群、术后患者)是年轻患者的主要诱因。
此外,排出过多,例如胃肠道排钾过多(恶心、呕吐、腹泻)、皮肤排钾过多(如长期高温作业随大量汗液排出)、肾脏排钾过多(降压药中有排钾的利尿剂如噻嗪类、呋塞米等,甘草类药物均可使钾通过肾脏大量排出)、还有些疾病本身就可以导致肾脏排钾,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等等。
与此同时,甲亢、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等其他原因,也可能引起低钾血症。
科学补钾,定期监测是关键
“低钾血症的凶险在于其隐匿性,很多患者直到倒下才意识到问题。对于长期使用容易引起低钾的药物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钾。”何佳表示,此类高危人群需特别警惕。
同时要避免引起低钾的诱因,如过量饮酒、吸烟、长期服用泻药、节食、大量饮用高糖饮料;高温环境作业的人群要及时补钾,每日补充含钾电解质水(如淡盐水加少量果汁),避免单纯饮用白开水;减肥人群应选择均衡饮食,避免“极端节食”,可适量食用香蕉、土豆、菠菜等富含钾的食物。
中重度患者需静脉补钾,并持续监测心电图和血钾浓度,防止矫枉过正引发高钾血症。
若出现持续乏力、肌无力或心悸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健康减重应循序渐进,高温作业者需强化防暑意识,科学补液。身体发出的每一个“小信号”都可能是健康警报,及时干预才能远离危机。
记者 王琛琪/文 陈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