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温峤小学四(1)班 周渝凯
小记者证号 232488
我读完了《草房子》,有的同学在书评里说油麻地小学多古老、里面的人多坚强多善良,但是我想说的却格外不同:桑桑眼中的草房顶,在我心中萌发出来的光晕,竟在记忆里悄然照见了我故乡老屋的房檐……
桑桑病后,他爬上那草房顶晒日头的时光,是我无法忘怀的。草顶晒得暖热松软,散发着干草的芬芳,那一刻仿佛世界静谧宁适到只有他和草房子为伴。我想起了外公的那顶草帽,每次戴上,阳光在头顶轻轻摩挲、耳旁掠过和煦的风儿时,也觉得像被某种温柔怀抱着一样。
纸月在清冷的晨光中走进教室,睫毛上还挂着晶莹的晨露,如小草初醒时点缀的露水珍珠;白雀的辫梢摆动,仿佛拂晓中随微风轻轻摇晃的芦花——这些细小的画面被定格下来,不就像我们家门外的草地上,点点小花倔强绽放于清晨微风之中的模样吗?原来,世界不只在轰轰烈烈的剧情里铺展,安逸静谧的瞬间也是生活给予我们的馈赠。
后来我才明白,那暖洋洋的草房子不仅是由茅草搭起来的遮风处,更是在风吹雨打时桑桑心中的坚固倚靠——当病痛袭来或是委屈无处诉说,那暖热的草顶就是他隐秘的避风港。恰如我们自己,心灵深处也需要一栋小小的草房子,不必气派华丽,却是一方温暖自己的角落,承载着所有微小却独特的成长心事。
合上书本,一种暖意盈满胸怀。我们的童年与梦想,原来都渴望着一座由爱与坚强编织成的“草房子”,在那里,哪怕风雨飘摇,也不会淋湿我们心底最初的阳光。如今,我心中已然有一座草顶小房在生根——不惧尘嚣,不畏风雨,只为了好好保存自己的天真与明亮。
油麻地在我心中已不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小点儿了,它活成了桑桑心中“草房子”的譬喻:草顶柔软温厚,在生命的每一个转折处,默默承载我们飞升降落、欢喜悲伤,也接纳着最自然坦诚的模样。原来每个人心底都需要盖这样一幢小小的屋——那里储藏你的童年色彩,安放你日后行于风雨无惧的安然心灵。
或许书中的油麻地还很遥远,但我更希望与小伙伴们相约老街,踩着青石铺成的小巷寻找我们自己的草房子奇遇——毕竟,每个人心中最初的金色暖意,都能滋养出属于自己的“温峤记忆”,就在我们脚下朴素温厚的生活脉络里。
(指导老师 王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