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吴良淞:黄岩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物联网专业负责人,高级讲师、网络技术高级工程师。先后荣获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台州市名教师等多项荣誉。
初心如磐:做一名有价值的老师
“能够把自己所学教给更多的孩子,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自站上职业教育讲台的第一天起,吴良淞便一直用行动回答着一个问题:怎样做一个优秀的、有价值的老师?
在吴良淞看来,过硬的专业知识与精湛的技术水平,是一名职教老师安身立命的根基。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作为深受行业认可的网络技术高级工程师,他有着深厚的专业之“水”:在技术领域,他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项,攻克智能家居协议适配等28项技术难题。不仅如此,他指导学生参与开发的“园区物联网管控平台”等多项成果被应用于实际场景,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2000万元。
一名优秀的职教老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懂得如何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2012年,吴良淞赴杭州参加了一期教育部组织的关于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培训。正是这次培训,让他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课堂,对教学有了新的认知:“它颠覆了我们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通过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产生学习自驱力,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学习专业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培训结束后,吴良淞立刻将理念转化为实践。他瞄准了“项目教学法”这一重要分支,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探索。“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简单照搬既有模式是行不通的。必须紧密结合国情与学情,进行本地化改造,才能让它真正落地生效。”
十余年的一线实践与研究让吴良淞逐步构建起一套适合本土职教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他不仅获得全国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一等奖,还获省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省中职学校“多彩课堂”一等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创新不止:紧扣产业发展脉搏
“我希望培养的学生不仅是掌握技术的学生,更是有责任感、有创新力、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吴良淞说,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着高度关联性。因此,他的创新实践始终紧扣产业发展脉搏。
面对智能家居产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吴良淞牵头构建了“学场·工场·创场”三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真实产业场景为依托,将企业项目、设备、工艺、标准、产品全方位融入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实践、创新。
在海尔物联网智慧家居实训基地内,记者看到,这里不仅配备了可供学生模拟真实故障、进行技术诊断与系统优化的智能家居理实一体化实训平台,还搭建了涵盖智慧客厅、智慧厨房、智慧影院等多个真实应用场景的体验区。
“我们实训基地内配备的教学设备几乎都是目前市场上在销售的真实产品。学生们在实训中完成的一些设计应用,可以当作产品输出到企业投入实际使用。”吴良淞介绍,2021年,他主导与海尔集团共建全省首个混合所有制智能家居产业学院,对接行业建成“五真”(真项目、真工艺、真设备、真标准、真产品)实训基地。在他的推动下,学生深度参与海尔智能家居真实工程项目。企业反馈毕业生岗位适应周期缩短30%。
不同于传统课堂的纯理论灌输,用实操打通知识难点的教学方式,让该校计算机四班的郭同学觉得,上吴良淞老师的课,“理解起来轻松,学习兴趣也更浓”。
针对产教融合中的核心难题,吴良淞还首创“四阶递进+OKR驱动”实战教学法。他联合企业研发3D可视化智能家居设计平台,集成智能家居故障实训沙盘,使学生排障能力达标率从35%提升至92%。
产业在升级,技术在迭代,吴良淞也从未停止对专业建设的革新与探索。至今,他负责建设的物联网专业为浙江中部地区相关产业输送人才超过2000人,本地就业率达85%。他所指导的学生有50余位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未来,他仍将在职业教育道路上深耕不息,步履不停,为更多学子铺就技能成才之路。
记者 姚苗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