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千年石窟看演出
踏入黄岩石窟,仿佛推开一扇通往宋代历史与艺术殿堂的大门,一场震撼心灵的文化之旅就此拉开帷幕。
据传,黄岩石窟有1500年的历史,曾是采石场,后慢慢废弃。2023年,国内著名建筑师徐甜甜接手改造,令石窟焕然一新。
惊喜之一在于它的建筑布局,颇具宋代特色。石窟依山体地势而建,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地形,体现了宋代“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石窟之间的通道设计精巧,高低错落、曲径通幽,行走其中仿佛置身于清凉迷宫。
惊喜之二,在于那些千年时光里沉淀的天然壁画。穹顶岩壁上,铁锰硫磺等矿物质经过亿万年的沉积,构成的不同色彩粗犷而古朴,诉说着千百年历史的变迁。几十米的石壁之下,镶嵌着一汪汪蓝绿色的水潭,如果有闲趣,可以乘船游览石窟的独特风貌。
惊喜之三,更在于它的“新”。你或许很难想象,一座千年石窟内竟藏着咖啡厅、展厅、剧场等文化艺术空间。你可以在此闲坐,点上一杯咖啡享受惬意时光,也可以逛逛洞窟内的艺术展览,陶冶情操;还可以趁着剧场活动时,来听听当地民乐团的演奏,或沉浸式观赏艺术片……这种身临其境的“参与感”,是石窟不同于其他别地的特别体验。
黄岩石窟的人文交融与艺术反差,令人回味。它不是冰冷的历史建筑,而是一个活着、会呼吸的文化生命体,穿越千年与大家相见。或许,你的每一次到访,都能解锁属于这里的别样魅力。
记忆里的“江南模样”
青砖黛瓦、石板幽巷,是许多人记忆里的江南模样。这趟行程我们选择一路南下,走进路桥十里长街,与宋韵文化相见。
工作日的午后,老街很安静、光线很充足。老人们总喜欢坐在街边享受慢时光,低飞的燕子在街巷间来回穿梭,婉转的叽啾声很是应景。
一路沿街巷前行,两侧是保留完好的老建筑,木质结构、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细细观察,沿街店铺大多保留着木质门板,清晨店家们卸下门板,展示屋内琳琅满目的商品,瞬间将人们拉回曾经热闹的市井生活。
老街的各个角落,藏着不少手工艺品店。木雕、竹编、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这里,更是聚集了大量历史遗存古建筑:东岳庙、三水径堂、谢家里、杨晨故居等,非常适合打卡。当然,如果你刚好饿了,老街上也有数不清的美食店,“走胃又走心”。
行至十里长街深处,南官河穿桥而过,河面上船只往来,泛起阵阵涟漪。驻足桥上瞰远处风景,再看岸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受着老街的烟火气息,这或许才是悠哉人生。
路桥十里长街,不仅是一条承载历史记忆的古街,更是一幅灵动的江南生活画卷。此处不仅能触摸到岁月的痕迹,也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情怀。这份难得的古韵与宁静,还请你不要错过。
南官河畔寻味台州菜
穿过尽显宋韵活态的十里长街,便是台州首店扎堆的潮流夜地标——路桥?南官新天地。台州首店达美乐、Tims咖啡、浙南首店破路边烧烤工厂等100+家店铺汇聚于此,餐饮占比过半,堪称“吃货的快乐老家”。
一众美食选项中,主打新台州菜的观澜坊餐厅是诸多食客的流连忘返之地。店内菜品以台州本味为基,融合创意巧思,已积累了一批老顾客,并持续增长着年轻粉丝。
抵达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远远可见观澜坊雅致大气的新中式装修,进门后明档的新鲜食材有序排开,还有动态大屏可供直观点单。
头道菜上的是吹皮紫菜,丝丝咸味和鲜味刺激着味蕾;一口芥末虾球,虾肉紧实鲜嫩,酱汁甜中带辣;蒸制香肠自带鲜香,原料来自肥瘦相间的土猪肉;樟树港辣椒炒肉的火候恰到好处,肉质不柴,口感丰富;清蒸的梅同鱼和水潺传递着海的滋味;蛤蜊韭菜粉皮汤选用山粉揉成粉皮,山海食材碰撞出的美味让人眼前一亮;搭配主食桂花糕,再用燕窝鸡蛋炖黄酒收尾……所有味蕾都得到了满足。
饱餐的同时,还可欣赏南官河粼粼波光与十里长街的夜色,怎算不得一种享受?
观澜坊的氛围是老板陈方利的匠心之作。他是路桥餐饮协会会长,在这个头衔之前,他更是位地地道道的厨师,40多年来坚持“上灶”,精进厨艺,曾获得中国烹饪大师、改革开放40年浙江餐饮业卓越浙菜大师等称号。
陈方利开过店,打过工,也就职过大酒店,最终还是选择开一家自己的餐饮店。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需要为顾客提供贴心服务的行业,每一道菜,其实都蕴含着对顾客的感情。
他说,食材保障第一是新鲜,宁愿采购贵一点,也要寻来最新鲜的食材,保证口感;今年5月份,台州还在处于禁渔期,他特地去衢州考察,引进了营养价值很高的富硒鱼,满足食客需求;黄岩宁溪的山粉皮、番薯庆糕是特色,他就做起了“美食搬运工”,让各地山珍海味都集中到餐桌上,尝试各种食材的碰撞……
“老味道也好,新创意也好,大家的口味都是在变化的,我们也一直在与时俱进,希望每位食客都能感受到美食的魅力和厨师的匠心。”陈方利说。
记者 王艳 王怡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