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王庆慧:三天不“打”,浑身难受

日期:09-15
字号:
版面:第04版:老年乐       上一篇    下一篇

清晨,黄岩老干部活动中心的绿茵场上,一位身姿矫健的老人正手持球杆,俯身瞄准、挥杆击球,动作行云流水。球杆与门球碰撞的清脆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她与这项运动十余年的缘分。

她,就是68岁的王庆慧——黄岩区江口街道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江口中心小学”)退休体育教师、黄岩门球协会会长、黄岩区老干部门球协会成员。

写在体育基因里的门球天赋

1957年出生于黄岩的王庆慧,自幼便是“运动达人”:13岁骑自行车载着母亲往返路桥与黄岩,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气排球、游泳……每一项都玩得转。这份对体育的痴迷,让她在1978年成为一名老师,一教就是34年。

2012年,王庆慧退休。2014年下半年,门球走进了她的生活。这项集策略、技巧和体能于一体的运动,瞬间点燃了她的热情。

“门球是缩小版的高尔夫球,既要用手脚控制力度,又要用脑布局,不仅锻炼身体,还能预防老年痴呆。”王庆慧笑言。2014年,受同事邀请加入黄岩老干部门球队,她拉着7位朋友组队,从看别人打到自己琢磨,逐渐摸透了门球的门道:“每个老队员打法都不一样,我就偷师学艺,再结合自己的体育基础改良。”

2015年,王庆慧重组“江口中心小学教师门球队”,担任教练兼队长。2017年,江口中心小学全面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王庆慧便向学校提出,门球要后继有人,要“从娃娃抓起”。于是在2018年下半年,王庆慧组建起“江口中心小学学生门球队”,担任总教练。

银发教练的“门球育人经”

王庆慧将体育教学的经验融入门球训练:“选苗子要看手脚协调、脑子灵活、有大局观,就像选运动员要测反应力一样。”

她独创“一看二站三瞄四试五打”五步教学法,从站位、瞄准到力度控制,手把手教新队员;更将军事战略、三角函数、力学原理融入训练——设计“红白对抗”演练,要求队员在有限回合内制定攻防策略,培养大局观;计算击球角度与距离的关系,例如“30度角击球需用几成力”;通过改变球杆倾斜度、挥臂速度等参数,探索如何让球绕过障碍物……

“打球最难的是‘五点成一线’——球、目标中心、球杆锤头锤尾、人的鼻尖肚脐、击球点,缺一不可。”王庆慧强调。

她的严格在圈内闻名。寒暑假是训练黄金期,队员们每天清晨集合,练到汗流浃背;比赛前,她带着大家不断复盘,细抓每个动作,分析动作偏差。

“门球是聪明人的游戏,能打好门球的孩子都是聪明的。”王庆慧说,曾有一名学生因成绩中游被家长禁止打球,王庆慧便与孩子约定:“如果你能在考试中不断进步,让家长看到你的斗志,我就说服你的家长让你继续打门球。”

结果,那孩子不仅成绩突飞猛进,更在门球赛中屡获佳绩,最终以优异成绩进入重点初中。

“门球要从娃娃抓起!”王庆慧的坚持,让这项“老年运动”在校园里焕

发新生。如今,江口中心小学已形成“四年级入门、五年级提升、六年级参赛”的梯队培养模式。

王庆慧带领的学生门球队,于2020年斩获浙江省青少年门球锦标赛银奖,2022年更是将金奖收入囊中获得台州市级、县市区的门球赛奖项更是数不胜数。

从“裁判教练”到“协会会长”

作为国家一级裁判、一级教练,王庆慧的“门球人生”远不止于赛场。2022年,她当选黄岩门球协会会长,工作涉及赛事组织、裁判培训、少儿推广、老干部活动等全方位事务。

不久前,王庆慧受到黄岩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参加“老少乐”门球友谊赛。当江口中心小学学生与老干部同场竞技时,孩童与老人的击球声交织成动人的乐章。除此之外,王庆慧每年组织参加台州市内外各类竞技赛、邀请赛等形形色色赛事,给老少球员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门球是一项融合策略、技巧与社交的室外球类运动,兼具健身与益智价值,适合全年龄段参与。对于老年人来说,弯腰击球活动腰部和髋关节,挥杆锻炼肩臂力量,脚步移动增强下肢稳定性。长期参与可提升反应速度,降低骨质疏松风险。因此受到不少老年人的青睐。”王庆慧说,制定击球策略的过程还能锻炼大脑思维,预防老年痴呆。

如今,黄岩区门球协会已有18支队伍、160余名会员,更涌现出多位省市级冠亚军。除非有特殊情况,王庆慧每天都会到球场,风雨无阻。“身体不舒服就坐着看,但人必须在场。”

门球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晨光中,红白两队球员半蹲在门球起点线旁,目光紧锁场地——10颗彩色圆球如棋子般待命。裁判呼号,红队1号率先挥槌,球划出精准弧线穿过1号门,顺势撞向白队的6号球,瞬间瓦解对方防线。“好球!”队友高呼,白队球被击出界外,红队趁势布下新阵。

王庆慧眯眼计算角度,鼻尖、肚脐与球心连成直线。槌头轻点,白球擦着门柱滚入3号门,引得场边喝彩。她捶了捶膝盖,笑意里带着自豪。阳光洒在她的头发上,映出一片金色的光芒。

如今68岁的王庆慧,依然是门球场上最活跃的身影。她笑称自己三天不打浑身难受,平时打球分两种模式:竞赛型要争冠军,康乐型则享受运动乐趣。“门球教会我两件事:一是终身学习,二是服务他人。”她常对年轻教师说,“体育不仅是强健体魄,更是塑造品格。孩子们在门球场上学会的坚持、协作与思考,会让他们受益一生。”

从三尺讲台到绿茵赛场,从体育教师到协会会长,王庆慧用半个世纪诠释了“教育者”的初心。她的故事,是银发力量赋能全民健身的生动写照,更是一位老教师“退而不休、余热生辉”的温暖注脚。正如她常说的:“门球是生命的一部分,只要还能打得动,我就会一直打下去——因为这里,有我最炽热的初心。”

记者 王琛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