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山小区的宽带故障已经排除。”“后山村的监控摄像头检查完毕,设备正常。”……信息化时代,看不见、摸不着的通信网络信号,已经成为人际交流、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
在台州,走家串户的“电信蓝”,为无形的通信网络正常运行保驾护航。即便是烈日当空,他们依旧带着20多斤的“装备”,在近四十摄氏度的户外,“汗”卫通信。
穿梭热浪之间,护航通信网络“保障线”
9月12日下午2点多,34℃的天气没有丝毫云层遮蔽。站在街头被闷热的空气包围,汗水很快湿透了衣服。
当天下午,临海古城街道巾山小区有用户报修网络问题。接到报修信息后,中国电信临海分公司的装维经理杨振宇和陈伟康,带上工具包,立马开着电动三轮车出门了。
“这电动三轮车可是宝贝,在老小区和村子里开,行动快,停放也方便。”到达巾山小区后,杨振宇从电动三轮车顶拿下拉梯,架好后,一人上梯,一人防护。“按照要求,我们都是两个人一起作业,保障登高检修等工作的安全进行。”
工作3年,杨振宇每天出外勤都背着两个工具包。钳子、热熔机等工具把工具包塞得满满当当,两个包加起来有20多斤重。身上一左一右背着两个工具包,陈伟康借着拉梯爬到单元楼平台上,随后打开分纤箱排摸故障。“是光纤头时间久老化了,还好‘宝贝’都在,很快就能修好了。”
陈伟康从工具包里拿出热熔机,熔接操作后,几分钟就排除了故障。关闭分纤箱收尾时,陈伟康脸上已经挂满了汗珠,深蓝色的工作服透着汗水,颜色更暗了几分。“报修的用户家里有小孩上网课,网络出问题了肯定着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更快、最快速度恢复网络服务,不能耽误用户用网。”
这边故障刚排除完毕,隔了几幢的单元楼又有居民需要接宽带,才收拾好的电动三轮车又发动了。
“光纤线先拉好,我上去。”杨振宇“接棒”,靠着单元楼外墙爬上3米高的位置,用电笔检测无漏电情况后,开始拉线作业。“巾山小区走的是明线,外墙的线是比较多的,拉线后要统一归到收纳的管子里。室外操作完,一会还要在用户家里作业。这个小区没有电梯,每天上下楼都得几十趟,我这微信步数排名就是这么冲上去的。”杨振宇笑着说道。
站在梯子上进行几十分钟的拉线作业,下来时杨振宇抹了把脸上的汗,大口大口喝着水。“夏天就是热和晒,我出去说自己二十多岁没人信,都说我起码三十多了。”自嘲间,杨振宇举着水瓶的右手衣袖上移了几分,上臂黑白界线分明。
故障排除完毕,宽带顺利入户,巾山小区的工作告一段落。下午4点,电动三轮车驶出小区,两人又赶去后山村,迎着热浪,检修平安村居项目的摄像头。
24小时守护,通信“大圣”不服“暑”
“每条光纤线都需要24小时的在线守护。”中国电信台州分公司(以下简称“台州电信”)客户服务调度中心经理蔡江天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信息通信对于用户来说,就像呼吸一样,平常且重要。“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娱乐,都离不开网络和通信。通信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对其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做好通信畅通保障的责任和意义就变得无比重要。”
线路维护、装宽带、装监控……登高作业是电信装维经理的常规工作,人手一本的高处作业操作证、电工证,是干这行的最低标准。
蔡江天介绍,装维经理是通信服务行业的“孙大圣”。通信网络服务不断丰富、多元化,为了满足用户的用网个性化需求,装维经理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并且做好随时行动的准备。除了家庭用户的日常通信网络检修维护工作,台州电信还承担着台州范围内的大型会议、演唱会,以及“浙BA”赛事等各大活动的通信保障工作。“我们用过硬的技术做好通信保障,服务一直‘在线’,确保信号满格‘在线’。”
在台州,有一支700人左右的电信装维队伍,每天有500多人进行户外作业,保障全市通信网络畅通。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高温严寒,只要用户有需要,这支服务队伍就能跟上。登高爬杆、地下钻井、穿墙引线,都是在不断重复过程中熟练掌握的技能。
“相较而言,夏季是一年当中装维经理工作强度、考验最大的季节。”台州电信云网运营部经理戴伟东说,夏季的高温天气会加剧设备老化,再加上七八月份正值暑假,用户的网络使用量呈指数式上涨,各类突发情况会比其他月份多出几倍。
戴伟东还提到,高温天气也直接增加了室外安全作业难度,特别是登高拉线作业的安全,装维经理在外勤工作时,既要保障自身安全,还要保障施工质量,确保通信设备的稳定运行和通信业务的安全畅通。“台州电信也倡导装维人员室外作业尽量避开午间高温时间,同时在夏季提供藿香正气水等消暑药品,及降温物资,为安全生产做好后勤保障。”
记者 陈佳杰/文 潘侃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