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用美学视角探寻中职教育之路

日期:09-13
字号:
版面:第03版:帮助台州孩子更好成长·教师风采       上一篇    下一篇

【人物名片】

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美术老师,正高级讲师,装饰美工和广告设计双技师,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和版画家两大协会会员。

自1988年踏上讲台,卢文静深耕中职美术教育,用37年的时光将抽象的美育理念转化为可触摸的教育生态。

从教以来,她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科研先进工作者和科研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等70多项荣誉称号。

因材施教,首创“三立”育人模式

“卢老师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2005届毕业生小陈仍感恩于恩师卢文静在他迷茫困顿时,为他指明方向。让他顺利考上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并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结束了大学生活。如今,他已是多家平面设计公司的老板,业务遍布全国各地。感恩于当年的培养,多年后,小陈回到母校设立了“壹邦奖学金”,截至目前已资助87名学生。

对于学生,卢文静总是给予满腔热情与耐心,重视从核心素养到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与发展,并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她创立了“立项·立美·立人”三立育人模式,构建起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知识主线服从能力主线即“一个中心两条主线”的教学体系,形成“多维度、层递进”的教学风格。

执教生涯中,她辅导的学生获奖累计达573项,其中国家级228项、省级160项。凭借深厚的专业实力,她多次获全国辅导工作一等奖和优秀指导奖,个人创作作品也多次斩获全国和省级大奖。

精益求精,为教师队伍强基赋能

第六届中国教育界学术英才论文大赛一等奖,全国中小学教师优秀教案、论文评选一等奖,省职教工美专业论文评比一等奖,她主持的省级课题《以视觉形象设计为载体创新中职审美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获优秀成果奖……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卢文静不断积累、反思,凝练成为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其发表的论文、课题、精品课程等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97项。

在担任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时,她创立“三业”“三型”“三化”项目,打造“海鸥论坛”“名师讲堂”两大工程,使学校的教育科研实现跨越发展,为学校的名优教师队伍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一年,她工作室的一名年轻老师参加“创新杯”说课大赛。卢文静作为指导老师,陪着对方从市赛、地区赛、省赛、国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了全国赛一等奖。这期间,她从选题到课件制作、说课稿修改、参赛服装选择、形象设计全程参与,并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位。

“卢老师做事精益求精。同事们的论文、课题等,她不光从宏观上把关,还会字斟句酌地帮忙修改,甚至细致到标点符号。而且不同的课题涉及领域迥异,但她总能精准提炼核心,赋予其新的高度,堪称我们身边的‘活AI’。”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质量监测评估中心主任江德音说,至今该校老师们沿用的论文格式还是卢文静当初制定的模板。

产教融合,形成“教学做合一”

在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多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企业员工与学生同台实训、共研项目,实现了“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

其中,就有卢文静牵头搭建的,以视觉形象设计为载体的产教融合平台。

2014年,卢文静创建“L77艺术设计工作室”与“海螺工作室”。工作室秉持产教融合、校企联袂之理念,驱动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改革,引领学生创新创业新风尚。

作为工作室领衔人,卢文静积极发挥引领、示范和传帮带作用,带领团队成员广泛参与省培、创新团队负责人培训、综合能力提升研修班、省内外兄弟学校的研讨交流,以及省、地中职工美专业教学研讨会等各类学术教研活动。

同时,也为学生架起专业学习与艺术实践的融合大桥,以“教育+公益”模式实现双向赋能:企业获创新方案,师生在实战中提升技能,相关设计被省内外院校、单位采纳应用,形成“教学做合一”生态。

37年春风化雨,卢文静始终践行“教育是灵魂的唤醒”这一信念,以敏锐的眼光发掘学生闪光点,以无私的胸怀助力教师队伍成长,用智慧与热忱为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

记者 姚苗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