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利
人老了,会散发出特别的体味,有的高龄老人气味更明显,土话叫老人臭。这是体表分泌的化学物质“2-壬烯醛”,每个人都有,年轻时身体合成少,40岁后会慢慢增加。“老人味”不可避免,难以彻底清除,不过可以减轻。除了注意个人卫生,居室适时开窗也很有必要。谁家没老人呢?谁不跟老人接触?千万别嫌弃老人。
老年人被称为老小孩。台州俗语:“人老颠倒,狗老爬灶”。人老了,有的人心智、性格上“返童”,变成“老小孩”,小人样(小孩子似的),幼稚、任性、要人哄,喜怒无常,性格有点偏激。有的人思维退化老糊涂了,木呆呆,甚至得了痴呆症,不识亲人,会出现很反常、可气可笑的言行举止,脾气也变得暴躁,无理取闹,张嘴骂人,举手打人,特别闹腾,连保姆都被吓跑。“再雇个保姆阿蛮啰嗦,呒忒省力,打生保姆亦呒胆讴(叫)。”有的老人则是“作”,作死作活,挑剔、苛刻、自私,为所欲为,折腾子女,丝毫不体谅子女。
一方面,老年人要自尊自重自省,另一方面,也希望晚辈能冰释前嫌,把曾经的委屈全都放下,宽容、体谅,和颜悦色,原谅父母的不完美,感念其恩情。再怎么说也是父母,父母恩情大如天,哪能还得完。做儿女的也别太抱怨,要求父母一碗水端平。如果说父母的格局小,那么做子女的格局就要打开,别计较小节。哪怕父母一时气急上头上说几句重话,也别介意。
父(母)慈子(女)孝,这是理想状态。可惜世间父母无法选择,好不好都得接着,无法推拒。生养之恩似海深,做子女的要孝要顺,尽力报答,尽孝积福。不能歧视甚至虐待老人,多些耐心、细心和慈悲心,忧其忧,乐其乐,懂共情。对失智、失能老人更要耐心。因为这是一个规律,谁都有老的一天。除部分人外,“人老都忒(这样),个加个都要挨着(轮到)。早迟讲究(迟早)。”所以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当你迟暮之时,接近人生终点,你也盼望自己的晚辈能尽心服侍、照料,嘘寒问暖。多来来、多走走。
有一首《劝孝歌》,读来心酸,令人愤慨、沉思:“我与狗隔墙,狗病比我强;我病呒人问,狗病合家忙。家家有老人,人人有老时;尔今勿敬老,尔老谁敬尔(你)!”这是人性的拷问,人生的悲歌。有的人醉心养宠物,对猫猫狗狗很上心,对父母却很冷漠。猫狗打嚏送医院,父母卧床无人管。这不是辛辣的讽刺吗?“捣子天上落咯?呒娘生咯?娘爸阿弗管,良心狗咜开爻(拖走了)。别人拨渠讲阿讲死,涎唾卤阿拨渠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