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民生创新要“流动”的巧思 更要“长久”的坚守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第03版:声音       上一篇    下一篇

“流动的医院,行走的医生”你见过吗?最近,椒江区启动“山海无界 医路直达”巡回诊疗服务,9辆巡回诊疗车分片包干,车上配备多种医疗设备,它们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至每个偏远山村和海岛,每周提供1到2次巡回诊疗服务。

它打破了“想正儿八经看病就得在大楼里”的刻板认知。以往,基层医疗资源不足,偏远地区群众看病路途远、设备缺、报销烦。现在,巡回诊疗车给出了破题思路:老人行动不便,诊疗车就开进村口;偏远地区缺设备,先进的超声仪、AI诊断系统就搬上车;群众报销怕麻烦,医保结算系统直接接入。这就是紧贴着群众需求,真正把群众要什么当作创新的出发点,这种方式值得点赞。

而在民生领域,这种创新并不鲜见,却常陷入“开头热、中间凉、最后忘”的困境。有些创新点子虽好,可后续缺乏托底机制,热度一过便悄无声息;还有部分创新只是为了博眼球,把新名词喊得震天响,却对群众的实际难题视而不见。究其根源,是把创新当成了终点,而非改善民生的起点。真正的民生创新,应该是“创”与“守”的有机融合。

“创”是跳出惯性思维,主动思考换种方式。就像巡回诊疗服务,不再让群众追着服务跑,而是让服务主动找到群众。各行各业都可以参考,从群众的麻烦事、盼了许久的需求中找到创新突破口。而比“创”更关键的是“守”,可以建立明确的责任机制,防止没人接手、没人负责的尴尬局面。同样也要保持服务的灵活度,群众需求变化时,服务也能及时调整。这样一来,创新才不会变成一阵热闹,而是真正能成为坚实的依靠。

各行各业的民生创新,如果都能少些浮躁,多些韧劲,让创新扎下根、守得住,民生的温度也会越积越厚,就像那辆巡回诊疗车“车已经开出去了,希望车能一直开下去”。□ 王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