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巴掌大的囊肿,轻轻“吊”出来

日期:09-07
字号:
版面:第04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日,台州市中心医院接诊了一位孕22周、出现直径达20多厘米的卵巢巨型囊肿,并伴有蒂扭转的产妇。面对这一危急情况,医院诊治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免气腹”单孔腹腔镜手术,成功安全地摘除了囊肿,有效保障了母婴的安全。

8月16日,29岁的许女士在怀孕22周时,因弯腰后突发右下腹剧痛,紧急前往台州市中心医院就诊。接诊的妇产科医生泮南颖经过检查,发现其右侧卵巢内有个直径超过20厘米的巨大多房囊性肿物(O-RADS 3类),并伴有右肾轻度积水。医生高度怀疑为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此类急症可能导致卵巢坏死、感染性休克甚至流产,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属于妊娠期高危疾病之一。情况危急,必须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手术面临巨大挑战:子宫已增大至脐上二指,盆腔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传统开腹手术创伤较大,易引发流产;而常规的腹腔镜气腹操作可能因使用二氧化碳导致胎儿酸中毒,加之巨大囊肿的存在,使得操作空间仅剩“毫米级”。

面对这一高危病例,医院迅速组建了包括妇产科、麻醉科等在内的多学科诊治团队(MDT),积极参与抢救工作。

在全面评估许女士的具体病情后,医疗团队决定采用“简易悬吊式免气腹微切口单孔腹腔镜技术”作为手术方案,以确保在保障母婴安全的前提下成功拆除“炸弹”。该技术具备三重优势:

零气腹、零电刀:通过脐部微型切口进行悬吊操作,有效避免了常规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可能导致的胎儿缺氧及电刀产生的有毒气体风险;

体外剥离囊肿:将囊肿提至切口处,抽吸2000毫升囊液后,将囊肿移至体外进行剥离,彻底杜绝囊液泄漏引起的腹腔污染、粘连及肿瘤种植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母婴安全风险;

精准快速缝合:在直视下使用常规器械缝合卵巢,保留生育功能,并将手术时间缩短40%以上。

手术期间,医疗团队发现许女士的卵巢囊肿蒂部已扭转至540°——若继续延误治疗,卵巢将不可避免地彻底坏死。主刀医生、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张李钱带领手术团队在许女士的肚脐处打开一个2.5厘米长的小切口。通过这一小切口,他们运用悬吊装置建立了操作通道,迅速吸出卵巢囊肿的囊液以减压缩瘤,复位扭转的卵巢蒂部。随后,将囊肿移至体外进行剥离,并在直视下进行缝合。手术全程未触及增大的子宫,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了流产风险。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手术科主任医师林学正率领团队全程密切监测胎儿心率,并采用靶向镇痛方案,有效稳定了母体的生命体征。

手术从切开到缝合历时近2小时,整个过程顺利。术后,许女士的腹痛完全消失,胎儿胎心保持平稳。目前,母婴的恢复状况良好。

张李钱介绍,卵巢囊肿是妊娠期较为常见的病症,但大多数属于生理性黄体囊肿,通常出现在孕早期,会在孕中期自行消失。如果囊肿在孕中期仍持续存在,要警惕可能是病理性囊肿(如畸胎瘤、囊腺瘤),此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处理。此外,直径超过5厘米的卵巢囊肿,发生扭转并导致卵巢坏死的风险显著增加,同样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以消除风险。

张李钱提醒,怀孕后务必定期进行产检,及时排查各类风险。孕早期应筛查卵巢囊肿,若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或伴有腹痛,建议在孕12-16周相对平稳的时期进行干预。

通讯员 叶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