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李承骏,山东淄博人,亚足联B级教练员,现任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体育教师,执教足球、飞盘等课程。
李承骏,这位来自蹴鞠故乡的29岁青年教师,在第三届浙江省高校校园足球俱乐部超级联赛中,带领队员获得一等奖,为台州高校体育事业写下了生动注脚。
省赛折桂,用汗水浇灌出胜利
今年6月,第三届浙江省高校校园足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举行。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台州地区唯一晋级决赛的队伍,最终在全省59支决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勇夺一等奖,取得学校足球比赛历史最好成绩。
“激动,更多是释然。”回顾获奖时刻,李承骏这样说,“孩子们太不容易了,是他们用汗水浇灌出这场胜利。”他所带领的足球俱乐部参赛队员,由16名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组成,根据赛事周期科学制订训练计划。为了全面提升体能、力量及技战术水平,队员们坚持每天集训两小时,即使周末和节假日也毫不松懈。
其训练体系层次分明:基础层注重分阶段强化体能、补齐短板;核心层引入“竞训式”理念,强化战术执行力;升华层则通过心理干预和团队角色重塑,不断增强队伍凝聚力。
作为亚足联B级教练员,李承骏的执教理念融汇现代足球科学精神。面对学生球员学业与训练如何平衡的现实课题,他推行“学业为基、训练为翼、人格为核”的培养模式,既呼应国家“体教融合”政策要求,也为破解“运动员学生”发展瓶颈提供了“台职经验”。
“我们每周组织两次学业辅导,邀请优秀学生为队员一对一补课。”李承骏认为,真正的体教融合不是以牺牲学业换取竞技成绩,而是让体育成为育人的有力翅膀。
此外,学校后勤保障有力——职业级足球训练场地、灯光照明和充足的物资支持,使队员们得以全心投入训练。
初心不渝,足球育人筑未来
比起技战术的提升,李承骏更注重体育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机电学院大一学生王启源,初中才接触足球,基础相对薄弱。初入大学时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加入足球队后,李承骏老师谆谆教导,他逐渐融入集体,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尽管身材不占优势,他却以积极跑动和远射为球队屡建战功。
同为机电学院的大二学生胡晨潇,担任球队守门员。在决赛中,他一颗牙齿被意外撞伤,仍顽强拼搏坚持完赛,多次精彩扑救点球,展现出的台职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
李承骏除专注提升学生球技和人格塑造外,同时注重他们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在校期间,他积极推动学生参加二、三级裁判员和E级/D级(五人制)教练员证书培训,并与台州市足球协会合作,每学期组织开展相关认证工作,为学生开辟“第二赛道”,拓宽就业通道,助力他们职业发展。
他来自蹴鞠发源地淄博,李承骏坦言:“足球早已融入我的血脉。”如今,他将这份热爱带进台职院,用永不言弃的足球精神引领学子一路向前。人文学院重视年轻教师成长成才,也为他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平台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展望未来,李承骏表示,将继续突破“舒适圈”,带队参与更高级别足球赛事;积极与本地高中建立人才输送机制,推动成立“台州高校足球联盟”,促进地区高校足球交流。“我们要创造更多足球运动机遇,让每一个热爱足球的孩子都有绽放自我的舞台。”
采访结束时,李承骏正匆匆赶赴训练场。夕阳洒落,绿茵场上的学生已开始热身。从千年蹴鞠故里到东海之滨,这位青年足球教练正用热爱与责任,书写“以体育人”“体教融合”的台职答卷。记者 谢雅婷/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