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多家银行APP设专区支持“一键申请”

日期:09-04
字号:
版面:第07版:爱财富       上一篇    下一篇

进入9月,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消费贷也有“国补”了。记者梳理发现,多家银行已发布个人贷款消费贴息相关介绍,同时部分银行在手机银行APP设置了专区,支持个人消费贷款“国补”可一键申请,个人在还消费贷款时利息中将被直接扣减财政贴息资金。

多家银行发布操作指引

8月中旬,财政部等部门对外发布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和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贴息政策支持范围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方案发布后,多家银行迅速响应,发布公告表示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

进入9月后,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陆续发布了方案落地相关安排,并解答申请、查询等具体问题。

9月1日,广发银行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了“广发银行关于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客户关注问题解答”一文,对“贴息范围有哪些?”“贴息最多能贴多少金额??”“如何申请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贴息资金如何发放?”等多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举例来看,广发银行明确对于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按照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多笔叠加以后,在该行最高可以享受贴息1000元;对于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来计算贴息,也可以多笔叠加,加上小额消费(单笔5万元以下)的贴息后,在该行最高可享受贴息3000元。同时,对符合贴息条件的客户,该行将根据借款人实际消费情况,按照政策,在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财政贴息资金。

在贴息的操作上,多家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均采用系统自动识别以及人工审核补充的模式,系统可自动识别的消费交易信息由银行自动贴息,系统未能识别的,客户需提供真实消费证明材料申请人工审核,审核通过后予以贴息。

银行APP新增专区

记者注意到,在多家银行的手机银行APP都上线了消费贷款贴息功能或者专区,方便用户享受消费贷款“国补”。

在工商银行手机银行APP的贷款专区,新上线了“消费贷款贴息”功能,用户点击并按照提示阅读授权与协议,确认身份后即可自动签署相关协议或确认书。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采用自主支付的用户,须使用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放款账户进行消费。当日消费最快将于次日由系统自动识别,识别后的消费额纳入贴息计算。在当日消费的,用户不需要手动提交贴息申请。

建设银行也在手机银行APP的贷款专区上线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功能,提供贴息服务协议和贴息记录。该行在页面提示,签署相关服务协议不代表用户名下消费贷款已符合贴息,具体是否符合需要根据用户的贷款消费记录进行核定。

记者梳理了解到,多家银行已将旗下主流的消费贷款产品纳入到贴息范围。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明确纳入本次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的贷款产品,包括消费用途的个人信用贷款(融e借)、个人金融资产质押贷款、个人房产抵押消费与经营组合贷款、个人助商组合贷款,以及基于个人信用贷款(融e借)产品为基座的消费用途的随房e借等子产品。不过,该行特别明确不含信用卡类产品和个人住房贷款。中国银行的中银e贷、随心智贷、个人无抵质押消费贷款等产品均有机会享受贴息。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在手机银行的APP专区,还是各家银行发布的相关问题解答,各家银行均明确提示,严禁提供虚假证明材料、虚构交易背景等,或通过不法中介申请贷款。对以违法违规手段套取贴息资金的借款人,银行将按规定追回已发放的贴息资金,并纳入个人征信记录,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记者 杨芳/文 吴畅/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