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三本抗日漫画,成历史明证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第05版:人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朱文邠

朱文邠是我的好同事、好朋友,1976年,我俩同时调到温岭新河中学。他曾向我讲述在浙江大学读书期间,亲眼目睹日寇暴行,在漫画大师丰子恺指导下,创作出版三本抗日漫画的人生经历。

1

抗战爆发后,杭州于1937年12月沦陷,浙江大学经江西、广西,西迁至贵州遵义。为了便于省内青年求学,浙大在龙泉开设一所分校。1940年,祖籍温岭新河的朱文邠成为这所分校的化工系学生。

朱文邠学的虽然是化工专业,但他有良好的美术天赋,对绘画情有独钟,他曾为学校的一些刊物设计报头,为壁报绘制图案,他还开了一个“广告公司”。为培育这棵好苗子,慧眼识才的分校教务长郑晓呛教授,把朱文邠介绍给时任学校艺术指导的漫画大师丰子恺,希望朱文邠在绘画艺术上有更大的发展。

分校设在离龙泉县城约5公里叫“坊下”的小村子里,因那里山清水秀,同学们美其名为“芳野”。当时,坊下虽然地处偏僻的山村,但并未与世隔绝,时常传来日军侵我国土、杀我同胞的消息,让同学们无法安心读书。

2

不久,朱文邠就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一次,他从温州前往青田,路上数次躲过日本兵追杀,一路见到的是日军“杀光、烧光、抢光”留下的惨象。最让人揪心的是见到那些被开膛破肚的小孩、紧抱死婴的遇难妇女和小河沟里漂浮的血肉模糊的尸体。这些无辜百姓,有被砍头的、斩腰的、断臂的,河沟里流淌的是鲜红的血水。

朱文邠经过丽水时,刚好是省教育厅搬迁至丽水城的第二天,日军飞机跟踪而至,飞走一批,又来一批,轮番轰炸,从早上一直狂轰滥炸至天黑。当朱文邠从躲藏处逃出时,丽水城已是遍地断壁残垣,一片废墟,到处是肢体不全的尸体,墙上粘着死难同胞的脑浆和血水,树上还悬挂着被炸飞的断肠残臂,鲜血淋淋,惨不忍睹。幸好朱文邠他们的学校设在乡下,才躲过一劫,可整个丽水城却被夷为平地。

朱文邠回到学校后,途中经历一直在他心中萦绕,国家仇民族恨让他再也坐不住了,他恨自己是名学生,不能拿起钢枪上前线杀敌,于是就拿起了另一种武器,将满腔热血与义愤倾注于笔端,用手中的画笔,把所见所闻付诸笔端,创作抗日漫画,揭露日军暴行。同时,他还发起组织“芳野剧社”,和同学们排练《烟苇港》等剧目,在农村巡回演出,宣传抗日,唤起民众抗日救国的激情。

朱文邠在丰子恺的指导下,进步很快,画作一张张地诞生。这时,他给自己取了个与文邠谐音的笔名——吻冰。他说吻着寒冰的人是清醒冷静的,他看不惯有些人在国难当头时却趋炎附势、拍马奉承,他决不随波逐流,偏要拿起画笔,走另一条抗日救国之路。

3

在丰子恺的熏陶下,朱文邠的画风近似其师,有时几可乱真,简笔单线,人物却能神似,极具中国画之笔墨气韵。在他22岁时,第一本《战时漫画》结集出版。出版前,朱文邠在战时交通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将画稿送到远在遵义的丰子恺手中。丰子恺收到画稿后,一张张认真地细看,然后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同时亲笔为画集作序,并给封面题写了“战时漫画朱吻冰作”字样。

丰子恺在序言中对漫画作了高度评价:“吻冰君作画长于单纯明快之道,其所作战时漫画,寥寥数笔,尽得要旨。盖中国画所谓‘意到笔不到’之法,此实漫画之上乘。”《战时漫画》由江西省泰和书店出版,共发行5000册,深受欢迎,流传很广,大大激发了民众的民族尊严和抗战热情。

1945年,朱文邠的第二本画集《忆战红》完稿。他说《忆战红》的“红”象征着胜利,同时又象征着悲惨和壮烈。此集是朱文邠由赣经闽返浙时,一路战后惨象的素描。

不久,杭州光复,丰子恺、朱文邠等相继返杭。此时,朱文邠的第三本《可逆反应》画稿又诞生了,丰子恺很高兴地为画稿提出了修改意见,同时将自己的一张漫画和一幅题字回赠给朱文邠。此时的朱文邠已经大学毕业,他到温岭县私立授智初级中学(新河中学前身)任教后的1946年10月出版了《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化学名词,为何用化学名词作为书名,朱文邠在自序中这样解释:“漫画就是作者在极普通的现象中所生的一种特殊反应,在读者可能有不同或相反的反应,所以我把这本漫画叫做《可逆反应》。”这集漫画,以明快幽默的笔调和尖锐泼辣的画风,受到读者的青睐,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4

朱文邠的抗日漫画,是日寇入侵,人民颠沛流离,国家民族危亡艰难岁月的历史记录。它声张了人类的正义,揭露了世间的邪恶,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同时褒贬世风,针砭时弊,鞭挞丑恶,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

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引用杜甫诗句反映人民对战争的憎恨和对和平的期盼心理;《四大皆空——衣食住行》,墙角的蜘蛛网,屋边的破锅灶,是百姓生活没有保障的真实写照;《女子的脚在警报声中求解放》,反映女同胞们为逃避日寇追杀,拖儿带女,流离失所的艰辛生活;《戎马平倭黑水边,何时得遂凌云志》和《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体现了举国戎马平倭,保疆卫国的坚强决心;《战前的风景区,战时的游击区,战后的工业区》,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和重建家园的美好憧憬。

漫画在悲壮的题材之外,还有不少辛辣讥讽或善意取笑的作品,如《紧急警报铛铛,我家小姐尚在化妆》,即是对要漂亮不要命的爱美小姐幽默俏皮的揶揄;《大官的三小》,反映在国难当头,民不聊生时期,某些官员却带着小老婆、坐着小汽车、住着小洋房,过着奢靡的生活,这是对腐败现象的有力抨击与讽刺;《一“捞”永逸》,是对那些因捞取国难财,落得个进牢房下场的不法之徒的嘲笑;《自身难保》,菩萨头上屋顶破损,尘土坠落,善男信女却在神前跪拜求保佑,这是对封建迷信的辛辣讥讽;《酸性反应》,丈夫与情人挽臂并行,妻子在一旁醋性大发,这是对社会某种不良现象的调侃。

5

1949年5月,新河解放,同年8月,朱文邠成为温岭县私立授智初级中学校长,以后又担任台州中学生活指导、天台中学校务委员兼教导主任,1976年调回新河中学。从教五十余载,他的学生中有两人为中科院院士,还有更多的学者和名人,不愧为桃李满天下的乡村名师。

朱文邠作为台州文化名人,载入了《台州革命文化史料选编》,“选编”刊出了朱文邠当年出版《抗战漫画》的情况和部分漫画作品,并称“在反帝反封建的重大社会变革之际,台州美术先以漫画为主”,同时赞扬朱文邠积极宣传抗日,勇于揭露社会黑暗的爱国爱民的思想品德,他的漫画作品和个人简介还被编入《温岭革命文化史料汇编》。

如今,朱文邠先生早已离开我们。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谨以此文表达对他无限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章文定(90岁)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