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赋能专业成长 课堂聚焦提质增效
日期:08-30
椒江区云健小学城市港湾校区 李云姣
在教育改革纵深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学年,椒江区云健小学城市港湾校区立足“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能力”这一关键课题,构建了“理论筑基——研讨共生——实践锤炼——反思提升”四位一体的校本研修体系,通过系统性规划与创新性实践,实现了教师专业素养与课堂教学质量的双向提升。
一、理论筑基:构建专业发展的认知坐标系
该校始终将教育理论素养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依托“问津啃读坊”这一特色平台,采取“共读引领+自主研习”的双轨模式,系统推进教育经典研读活动。教师们深度共读《可见的学习》《先生归来兮》等著作,通过读书沙龙、章节领读、心得分享等形式,将教育理论内化为教学认知。为强化理论转化效能,学校实施“专家引领工程”:邀请台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金文琴老师开展《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专题培训,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维度重构教学设计逻辑;路北街道中心小学梁茶斌校长《“漫”谈课堂》讲座,以叙事性案例揭示课堂生态优化的实践路径;仙居县教研中心张志伟老师带来的《在研究中改进教学》,构建了“教学问题——行动研究——策略优化”的闭环改进模型。这种“理论阐释+案例解码”的培训模式,有效打通了从认知更新到行为改进的转化通道。
二、研讨共生:打造专业成长的协作共同体
该校以学科教研组为基本单元,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教研网络。各教研组立足学科特质,创新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形成“同课异构比较研究——教学观摩诊断分析——集体备课智慧众筹”的螺旋上升研讨机制。通过“一课多磨”“同课异授”等特色活动,教师们在不同教学风格的碰撞中实现经验共享,在持续性的专业对话中构建起实践性知识体系。
三、实践锤炼:搭建能力提升的实战演练场
该校秉持“实践出真知”的培养理念,创设多元实践平台促进教学能力转化升级。本学年开展的“优化教学设计 实施有效教学”现场竞赛,采用“限时命题设计——专家盲评反馈——优秀案例展演”的闭环流程,要求教师在50分钟内完成包含目标定位、重难点突破策略、学习活动设计等要素的完整方案。这种高强度、实战化的竞技形式,显著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规范性与创新性。
在区级课堂教学评比中,该校教师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通过“三轮磨课”机制(自主设计——组内研磨——专家指导),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其教学设计均体现出“目标精准分层”“情境真实创设”“评价嵌入式实施”等鲜明特点,成功将新课标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实践。其中,有三位获得椒江区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有两位代表椒江区参加市赛。
四、成果辐射:构建持续发展的长效新机制
经过一年的深耕实践,校本研修成效显著:教师发表省市区级论文30篇,7项课题获省市区立项或结题,40人次在各级教学竞赛中获奖,更培养出几位区级教学能手。这些成果的取得,源于学校构建的“三维保障机制”:1.制度保障:建立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制度,将研修表现纳入教师考核体系;2.资源保障:设立专项研修基金,建设数字化教研资源库;3.文化保障:营造“共学共研共进”的教研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