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区洪家街道中心小学 管雨晴
科学概念是科学知识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科学概念对于学生认识科学现象、提升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科学概念往往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限,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深刻理解。微视频作为一种直观、生动的教学工具,能够通过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材料,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具象的认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果通过鲜活生动、声情并茂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有效应用微视频资源,既可以保持学生课堂专注力,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
一、从抽象到具象:丰富感知,唤醒概念认识
小学科学是综合性课程,它综合了生命、物质、地球和宇宙学科内容及技术与工程的基础性知识,强调与各学科相互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科学概念是开放的、动态的,是科学家共同体通过对世界的认知组织起来的系统的科学知识。科学概念是在人类实践中产生的,对客观事实本质反映。微视频能够通过生动的画面、声音和动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他们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具象的认知。
二、从抽象到具象:分析比较,促进概念形成
在科学概念教学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相似的概念,难以区分和比较。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对比,借助微视频可以通过对比展示不同概念的特征。例如,在《产生气体变化》这一课,怎么证明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不同于原来的新物质,可以把这个产生气体的变化与其他产生气体的变化对比起来,通过提前录制微视频,在短时间内将土壤加入水中产生了气体,与小苏打与白醋反应产生气体的实验作对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概念的表象,科学概念知识深入学生的思维中,还能够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实现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化。
三、从抽象到具象:深化实践,学会运用概念
科学概念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概念的定义,还要求他们能够将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巩固科学概念,培养科学能力。然而,课堂上仅仅通过传统的讲解,学生很难将概念与实践联系起来。借助微视频可以通过展示科学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例子,通过视频、画面、声音,生动地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例如,三年级《运动和力》单元需要学生理解“摩擦力”科学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展示如何通过改变鞋底材质来增强摩擦力,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概念,还能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化。
微视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其应用于小学科学概念辅助教学作用是显著的。微视频在辅助教学中起到了丰富感知、促进概念形成、深化实践的作用,微视频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具象的认知,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