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道路上,总有一些引路人,以热忱的爱心和坚定的信念,为迷茫者照亮前行的道路。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省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陆红艳,便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老师。出生于1966年的她,在教育领域深耕几十年,有着十几年家庭的个案心理咨询经验。从职业生涯规划课堂延伸至心理咨询工作室,她人生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对青少年成长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担当。
职业规划课上发现教育“缺口”
退休前,陆红艳是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她几十年如一日地站在学院的讲台上,为学生们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她满怀热忱,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明确职业方向,规划美好未来。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她渐渐发现,许多大学生在面对职业选择时,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与无助。“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热爱什么,也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所在。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大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其实是没有感情的,他们当初在填报志愿时便是随波逐流,缺乏明确的规划,往往是听从家里人安排,自己做选择的寥寥无几。”陆红艳说。渐渐地,她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不应该仅仅在大学阶段才开始,而是要从青少年时期就着手培养。
在陆红艳看来,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和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引导他们树立目标,能够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有动力和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前到中学、小学阶段,甚至从幼儿园大班开始。
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中萌生:将职业方向转向家庭教育心理咨询,从根源上解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建立公益工作室
2015年,陆红艳凭借着自己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和专业知识,成立了个人工作室。2021年,陆红艳退休,开始将全身心投注于心理咨询与帮助工作中。
陆红艳深知,有很多家庭因为经济原因无法承担专业的心理咨询费用,去年,她在椒江新景社区成立了公益工作室,为这些家庭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致力于为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排忧解难。在工作室里,她接待了一个又一个家庭,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一开始,公益工作室面向新景社区的居民,渐渐地,黄岩、路桥和临海等地的家庭都慕名而来。
一年前,一个小学生的家长找到陆红艳。家长苦恼地说,她的孩子可能有多动症,平时在课堂上小动作特别多,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多次向他们反映这个情况。
“对于孩子的多动行为,我们要从多方面去考量。一是情绪方面的,我们要判断孩子们是否有心理问题,在家庭、学校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烦心事,有没有什么压力。二是生理原因,可能确实是疾病引起的多动症。”陆红艳说,她跟这位家长多次沟通后发现,比起孩子的问题,家长的问题更为严重。
“经过与家长的交流,我发现这对夫妻经常吵架,关系比较紧张。孩子妈妈渴望被丈夫重视、关注,但是丈夫不能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孩子长期处于焦灼不安的家庭环境中,久而久之导致了他的多动行为。”陆红艳说,找到症结所在后,她给这对夫妻进行了四五次心理咨询,“家长自我成长了,关系变好了,孩子也不再多动了。”
家长是孩子心理问题的关键
前来向陆红艳寻求帮助的形形色色家庭,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困扰。
有的孩子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了焦虑和抑郁情绪,拒绝与外界交流;有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家长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有的孩子与父母关系紧张,家庭氛围压抑,让家长们痛苦不堪。陆红艳总是耐心地与家长、孩子沟通,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运用专业的心理咨询方法,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多年的家庭个案心理咨询实践中,我接触了大量家长。我逐渐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很多时候是家长导致的。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以及亲子关系,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一些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给孩子施加了过大的压力,导致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还有一些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总是以命令式的口吻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到压抑和不被理解。”陆红艳说,“现在很多孩子都有大大小小的情绪或者心理问题,这种情况甚至蔓延到了小学乃至幼儿园。”
陆红艳认为,了解并解决了家长的问题后,孩子的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因此,她不仅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还注重对家长进行教育和引导。“我的第一次心理咨询,都是让家长自己来,不要带孩子,先解决了家长教育孩子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再去解决孩子的问题,双管齐下,有的放矢。”
每年,她都会举办100场以上的公益课,向家长们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和亲子沟通技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她鼓励家长们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用爱照亮更多家庭
在陆红艳的公益工作室里,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有一个家庭,孩子因为父母离异而变得孤僻内向,学习成绩也受到了影响。她多次与孩子和家长沟通,帮助他们缓解矛盾,重建亲子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逐渐走出了阴影,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家长们对陆红艳老师感激不已,而她也从这些家庭的故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我一直想给孩子们做些事。帮助学业压力大的孩子排解压力,帮助有多动、拖拉等偏差行为的孩子解决问题,帮助抑郁、人际关系受挫的孩子接纳自己、敞开心扉……”陆红艳说,自己原本就对“人”感兴趣,在对家庭的职业、心理与身心咨询过程中,她找到了人生价值,“能够帮助别人,我由衷地感到开心。”
如今,陆红艳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心,为每一个家庭带来希望和温暖。她深知,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她,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分子,用自己的力量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
记者 王琛琪/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