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心脏成了一块“海绵”

日期:04-13
字号:
版面:第02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当提到心脏疾病,人们往往会想到冠心病、心梗等常见心脏病。然而,还有一种较为罕见却同样严重的心脏疾病——心肌致密化不全,也被称为“海绵心”。这种疾病让心脏的结构变得异常,如同一块充满血液的海绵,无法再像正常人那样有力地跳动,为身体输送血液。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近日,台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医生诊断了一例罕见的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临海70岁的李阿婆有十多年的胸闷、乏力、呼吸困难病史,在家附近的医院被诊断为心脏病,有心衰表现,但是始终未查出病因,只当作一般心脏病治疗。

李阿婆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台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检查。医生通过超声心动图发现她的左心室肌肉布满孔洞,仿佛被雕刻成了海绵。过度隆起的肌小梁和深陷其间的隐窝呈现出弥漫性,充斥着李阿婆的整个左心室。这些肌小梁排列紊乱,呈网状或海绵状分布。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也较差。

最终,李阿婆被诊断为心肌致密化不全。这种心脏结构异常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因为这颗“海绵心”,几十年来,李阿婆的生活质量极差,身形瘦弱,有气无力,不能劳累,经常病恹恹的。尤其是年纪大了以后,她几乎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常年躺在床上,吃饭、上厕所都需要家人帮忙,更别说做一些体力活了。

罕见的基因疾病

“心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少见的与基因相关的遗传性心肌病,目前认为主要与胚胎期心脏发育异常有关。胎儿时期,心脏肌肉原本呈网状结构,随着发育逐渐致密化。如果胚胎时期心肌致密过程失败,会导致心室内异常粗大的肌小梁和深陷的隐窝,断面就像许多蜂窝样的小洞洞,因此也叫‘海绵心’。”台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陈磊介绍,心肌致密化不全可以累及左心室或右心室,病变范围通常呈局限性,比如心尖部和下壁心肌,“大多数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病变范围比较局限,像李阿婆这样整个左心室呈现弥漫性心肌致密化不全的患者,非常少见,我从医二十几年也只碰到过这一例。”

陈磊表示,心肌致密化不全有家族遗传倾向,幸运的是,随访得知目前李阿婆的孩子心脏自觉无异常。

“严重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很容易发生心衰,进而导致死亡。幸存患者随着疾病进展,也会逐渐丧失自理能力。此外,还会有纳差、虚弱、乏力、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心律失常等症状,此外,还会有血栓栓塞的风险。”陈磊说,正常的左心室内膜面比较光滑,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心室内像长了很多沟壑一样,沟壑间血流就比较瘀滞、缓慢,容易生成血栓。血栓脱落后,随着血流到达其他脏器,就容易引起相应部位的栓塞,例如引发脑梗死、肺栓塞等。

心超是首选诊断方法

“虽然心肌致密化不全是罕见病,但是其诊断却比较容易。超声心动图(心超)是筛查和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便捷、实时成像的优势。”陈磊介绍,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典型心超表现,一是“海绵层”结构:左心室内层心肌呈疏松网状,布满交错肌小梁;二是“双层结构”,外层致密心肌变薄,内层非致密心肌增厚;三是隐窝形成,肌小梁间可见深陷的缝隙(隐窝),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液在其中滞留;四是心脏功能异常,可能出现左心室扩大、收缩功能减少。

对于部分患者,还需要进行补充检查。心脏磁共振可进一步评估病变严重程度和心功能,增强诊断准确性。

陈磊表示,心肌致密化不全是先天性发育异常,目前无根治方法,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抗心衰、纠正心律失常及抗凝治疗,以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为主。患者日常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低盐饮食,控制体重。定期复查心超、心电图,监测心功能。

记者 王琛琪/文 陈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