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花色“换新”,玩法也要上新

日期:04-11
字号:
版面:第04版:声音       上一篇    下一篇

春满江南,又到了油菜花烂漫盛放的季节。在临海、玉环、台州湾新区等地,油菜花田的“色彩阵容”不断扩大。从单一的金黄到雪白、粉紫、浅杏争奇斗艳,五彩绚烂如同闯入“莫奈花园”。神奇的“七彩花田”背后,有哪些“基因奥秘”呢?(4月7日《台州晚报》第2版)

又是一年油菜花开季,不同于以往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今年不少地方的花田出现了杏色、粉紫、淡白等“新色系”,给春天染上了梦幻滤镜。一场“看花热”让田间地头人气飙升,也带动了周边经济、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颜色变了,颜值高了,这一“换新”无疑打破了油菜花千篇一律的视觉印象,成为引流新亮点。然而,在花色之外,我们也该思考:除了“好看”,游客还能“玩”些什么?

“色彩吸睛”是开局,持续吸引靠“内容”。如今的游客不只看重美景,更在意是否有参与感、互动性和文化深度。拍照打卡只是第一步,能否在花田中体验农事、品尝当地美食、购买特色文创,是衡量一个乡村旅游目的地“有趣”与否的重要标准。只有在玩法上不断“上新”,才能真正把“流量”转化为“留量”。

花田不只是花的舞台,也应成为文化和产业的载体。比如,可以结合地方节庆举办油菜花节、摄影展、汉服巡游、非遗市集等活动,把乡土文化融入景观经济。又或者引入夜游灯光秀、沉浸式演艺等新型文旅形式,让“白天赏花,夜晚游园”成为新体验,拓展消费时间,提升经济收益。

同时,玩法上新也要善用科技赋能。通过数字化手段,如智能讲解、AR互动、无人机拍摄服务、线上预约限流等,不仅能提升游客体验,也有助于实现景区运营精细化、服务个性化。科技不仅能让花田“活”起来,更能让游客“动”起来。

当然,所有“上新”都不能脱离对乡村生态和文化本底的尊重。油菜花不只是美景,还承载着农业生产、乡土记忆和生态功能。在花田商业化开发的过程中,要坚持适度、适时、适地的原则,避免“一哄而上”,防止“网红速朽”。

从“看颜色”到“玩创意”,从“拍美照”到“沉浸游”,油菜花田的升级路径清晰可见。花色可以是吸引游客的第一眼,玩法才是留住他们的根本。把春天的浪漫变成可持续的产业,不仅需要色彩的惊艳,更要有创意的落地。花色换新固然精彩,玩法上新才能真正出彩。

□ 孙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