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轮机爷爷”缪圣华

日期:04-09
字号:
版面:第05版:老年乐       上一篇    下一篇

在繁忙的港口边,一艘艘船舶静静地停泊着,它们或载着货物远行,或刚从遥远的海域归来。而在很多船只的腹地,留存着一位老人的痕迹,他曾经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守护着船只的心脏——轮机。

与轮机相伴几十载

老人名叫缪圣华,1933年生,尽管已年过九旬,他的眼中依然闪烁着对轮机修理工作的热爱与执着。他的皮肤被机油和汗水染成了深褐色,每一道皱纹都仿佛记录着与轮机相伴的岁月。在缪圣华的世界里,轮机不只是冰冷的机器,而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是他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的艺术品。

“我16岁参军入伍,曾参加漳厦战役和抗美援朝战役。”缪圣华是在战火洗礼下成长的一名战士。1951年11月,他离开战斗前线,在长春部队航校当空军。

那段经历不仅让他掌握了扎实的机械修理技术,更培养了他对船舰的深厚感情。

1953年,缪圣华从航校毕业。1958年,他从部队转业到海运公司,负责舰船的轮机维护工作。年轻的缪圣华从此踏上了轮机修理这条道路。

“我在航校学的是航空发动机,跟轮船上的有些不同。但是两者理论上是通的,我很快就适应了。”缪圣华说,那时的他,满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技术的渴望,一头扎进了轮机的世界里。从最初的“小白”开始,他一步步地学习、实践,慢慢积累经验,逐渐掌握了轮机修理的精髓。轮机出了什么问题,是配件正常磨损还是需要换新,是漏水了还是故障,什么时候可以继续使用,什么时候需要报废,缪圣华都有着心里的“一杆秤”。

几十年下来,他修过的轮机数不胜数,遇到的难题也千奇百怪,但每一次,他都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让轮机重新焕发生机。

80多岁时依然亲手修轮机

“我的修理技术还不错,国内外大大小小的船只,无论是货轮、渔轮还是运输船,船上无论是轮机还是柴油机,我基本上看了就知道是哪里出问题了。从几百到几千上万马力的轮机,我都修过。”谈起热爱的工作,缪圣华思路清晰,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自己一辈子牢记部队的培养,将学来的本领全部回馈给了椒江船舶事业发展,竭尽所能做好自己的工作,这就是对先辈和战友最好的报答,“我在80多岁的时候,依然在帮人修轮机,我自己亲手修。现在年纪太大了,才有点力不从心。”

岁月如梭,转眼间,缪圣华为船舶修理事业奉献了几十个春秋。他的手艺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精湛。无论是简单的更换零件,还是复杂的轮机故障排查,缪圣华总能手到病除,让轮机重新焕发生机。

重新赋予船舶“生命”

记得有一次,一艘从椒江出发前往上海的班船在途中突然遭遇发动机故障,无法继续航行,只能停泊在海上。船员们焦急万分,第一时间向海运公司发去电报。当海运公司联系上缪圣华时,是凌晨。事态紧急,缪圣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带上工具,和其他两个同事一起,登上了前往事故现场的舰队快艇。

班船的机舱里,机器轰鸣,热浪滚滚。缪圣华却丝毫不受影响,一心一意地投入到修理工作中。他仔细检查着每一个部件,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我带着配件到现场一看,船上那台东德柴油机的油泵控制阀断了,将整台机器打碎了,现场根本修不了,只能将班船拖回椒江修理。我们请了一艘福建的货船,请他们帮忙先将乘客送到安全的地方,再开始修理班船。”缪圣华说。

他将柴油机的活塞、缸套、连杆等损坏的部位全部换新,又将发动机机体被打坏的部分连接修补回来,前后花了两三天时间,将机器修好了,这台班船又重新航行在大海上。

“轮机修理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项良心活。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每一个螺丝都要拧紧到位。很多人只知道理论,并没有将理论跟实际结合起来。”缪圣华说,书本上的理论会教机器的工作原理,什么时候点火、什么时候把废气排出去。但是实施管理过程中,柴油机的供油、排气等系统,很难判断究竟是哪方面出了问题,真正管理好很困难。

在缪圣华看来,轮机就像人的身体一样,每一个部件都有它的作用。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它、爱护它,它才能为我们更好地服务。

用一生践行对航海安全的承诺

随着年岁的增长,缪圣华的身体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硬朗。他的步伐变得蹒跚,手上的力气也不如以前那么大。但每当有轮机出现故障,他总是第一个冲到现场,用他那双经验丰富的眼睛,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倾听每一丝异响。在他的心中,轮机修理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对航海安全的承诺。

每当有船只靠岸,需要轮机修理时,船员们总会第一时间想到缪圣华。1994年前后,已经离休的缪圣华在船厂帮别人修发动机。有一天,船厂里来了一艘故障的渔船。船员们说,这艘渔船的发动机始终处在爆炸状态,压力过大,安全阀一直打开,一行人找了好几天,依然没有找出问题所在。

“我去检查,发现是指针与活塞度数不匹配的问题。我把这个事情跟他们一说,他们就知道问题出在哪了,校对以后故障就解决了。”缪圣华说。

年岁渐长,对于船舶修理,缪圣华逐渐有心无力,但他依然无法舍弃对于船舶事业的热爱。每当有年轻的轮机修理师向他请教时,他总是耐心地传授着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年轻时翻阅过的各种船舶相关专业书籍,他至今仍时不时拿出来翻一翻。在没有电脑的年代,泛黄纸张上的一笔一划都凝聚了老一辈建设者的心血和智慧。

在他的家中,还保存着工作时用过的各式各样的轮机工具和零配件。从螺丝刀、扳手到钻头、螺丝、小砂轮,每一件工具都像是他的老朋友,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与轮机打交道的日夜。

记者 王琛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