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补贴岂能被“薅羊毛”

日期:04-07
字号:
版面:第04版:声音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日,2025台州以旧换新政策解读会举行。今年商务领域的消费品以旧换新主要涉及五大领域,分别是汽车、电动自行车、家电、3C数码、家居。相较去年,重点突出了四个字“加力扩围”,消费者换新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台州晚报》3月29日第1版)

新汽车、新家电、新家装……去年,“两新”政策成效显著,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3万亿元。

今年,政策进一步加力。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明确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2025年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此。但与此同时,有不法商家将政府公共补贴当成了“唐僧肉”,通过非法手段“薅羊毛”。

从调查的情况看,不法商家主要采取了两种手段,一是采取突然涨价的方式提高商品的价格,把本应给消费者的价差,通过涨价填平的方式套取到自己手中。有的甚至把价格涨到抵消补贴后,比补贴前的价格还高,从中获取巨额利润。二是以一机多卖、虚开发票等方式,骗取以旧换新国家政策补贴。

事实上,套取国家专项补贴等类似行为,早已进入监管视野。商务部引入SN码(产品唯一识别码)核验系统,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路追溯,虚假交易在交叉比对中无所遁形。江西等地要求上传含地理定位的SN码图片,进一步强化真实性验证。

然而,技术手段仍存盲区。例如,手机等数码产品因流通性强、激活即用等特点,成为骗补高发区。尽管《手机购新补贴实施方案》要求现场激活签收,但消费者退货后补贴资格返还机制不完善,导致纠纷频发。此外,农村老年人因“数字鸿沟”难以享受政策红利,暴露出普惠性不足的短板。

以旧换新政策本质是“多赢”之举——消费者得实惠、产业获升级、环境减负担。但若放任“薅羊毛”行为,不仅财政资金流失,更会消解公众对政策的信任。

在笔者看来,要让以旧换新政策真正落地生根,需构建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协同的治理体系。

首先,对于补贴政策的实施,要做到广泛宣传,充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可通过简化小微商家申报流程,增设线下服务点协助老年群体操作,形成普惠性服务。

其次,强化全流程透明化制度。公开补贴资金流向与商家销售数据,通过第三方审计与社会监督,形成对企业和商家行为的约束力。同时建立完善信息追溯和责任追溯机制,盯紧补贴流向的异常情况。

最后,加大执法力度。对骗补企业不仅取消资格,更应追回补贴、处以罚款,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机制。

说到底,以旧换新政策补贴资金的每一分钱都应该花到刀刃上。而看好管住补贴资金,需要参与企业的自律,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监督,更需要相关部门拿出严格监督的决心和手段来。□ 谢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