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悟学课堂”,何以走出国门

日期:04-06
字号:
版面:第01版:教育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都说改变一个孩子,要从课堂开始,提升一位教师,也要从课堂开始。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推出后,如何打造高质量的家常课,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主动积极参与探究,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成了时代发展需要,也是课堂变革的必经之路。

历经20年探索,玉环市环山小学走出了一条以“悟”为核心,推动语文知识内化为素养的有效路径,形成了极具校园特色的“悟学课堂”。而它,也逐渐成为该校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收获无数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好评。

1 打破传统教学僵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大家眼中的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是否还停留在由老师主导,根据课本讲、读、问、答,或干脆一讲到底、全盘端出;而台下的学生们却是一副被动姿态,全程被老师“牵着走”的画面?

在玉环市环山小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课堂里师生积极互动,老师是引导者,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参与每个单元、课文的理解、认知、探究和反思,深入语言文字悟情、悟法、悟道,形成“自读自悟”的靓丽风景。

在该校党总支书记林艳看来,传统的语文课堂对于老师来说,仅驻足于学习起点处,既缺乏与学生之间的积极语言实践互动,也缺乏了系统的方法指导,容易因“教路不清”致“学路不明”;而这样的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种简单重复的“记忆”过程,思维在低阶处徘徊,鲜见深度学习。

为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局,环山小学紧紧围绕“悟学课堂”开展深度探索,将家常课与新课标理念相匹配,将20年的“悟学路”进行了提炼总结。

2 “悟学链”串连课堂始末,搭建学习桥梁

在林艳看来,“悟学课堂”,顾名思义重在“悟”。“悟”,代表了深度理解以及学生个人的领悟。而“悟学课堂”的架构与实施,关键点则在于每个老师的心中要有“悟学链”,它是悟学课堂的前提保障,也是一大创新亮点。

以小学五年级的一篇文章《田忌赛马》为例。生字“赢”贯穿始终,老师们以“赢”字为悟学点,制定悟学目标,并由此延伸出“谁赢了-怎么赢-为什么赢-谁是赢家”的悟学链。而后,课堂按照“读悟、思悟、辨悟、理悟”的核心经脉加以推进。

其中“读悟”,就是让学生们聚焦“赢”字,学会正确书写、理解含义,梳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借助课后对阵图,了解“赢”的过程;而“思悟”,则是要让学生们抓住关键句、理解“赢”的原因,了解孙膑的过人智慧。

“至于‘辨悟’,目的是让学生们讨论谁是赢家,初步形成‘共赢’意识,‘理悟’则是开展一场模拟赛场采访,再现孙膑思维过程,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明白‘懂得变通,人生才能常赢’的道理。”林艳说。

“悟学链的推进过程,就好比学生们在学习上的进阶攀爬过程中,需要强有力的学习支撑。”林艳告诉记者,一个好的“支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深度理解学习内容,启发思维、价值体认和情感体验,从而垒起语文学习成长的肥沃土壤。

3 “悟学墙”推进课本知识向课外延伸

为什么要用大写字母“E”来测视力呢?今天老师教我们用了ABB式的词语,感觉好有意思啊……“悟学课堂”不光有课堂内的积极互动,也要有对课外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在环山小学的教学楼内,随处可见不同班级设立的悟学墙,上面呈现着学生们的新收获、新问题。

林艳介绍,“悟学墙”是专为一些因时间关系,没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生开设的一面墙。有了这面墙以后,大家可以将学习上的收获和问题写进便利贴,然后贴在悟学墙上,与同学、老师交流,达到“人人悟学,人人展示,人人交流”的目的。

将“悟学”理念贯穿学习始终,渗透于课堂、课后……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该校老师、学生们也出现了不少可喜的成长和变化。

令林艳印象深刻的,是一名深受“悟学课堂”影响的学生。“当年,这个小男生各科成绩都不太理想,唯独语文,在新课堂模式和老师的帮助下,能维持八九十分的不错成绩。”林艳说,10多年后,当时的小男生长大成人,当了兵,如今在部队里成了战友们夸赞的“文字能手”。

“我们的校园问卷调查也表明,现在的学生们在悟学课堂上的收获,相比传统教学有大幅度提升,并且能清楚地理解学习所用方法。”林艳说,“更难能可贵的是,课堂上学生们正逐渐形成‘自学自悟’的好习惯,这说明,他们已经慢慢习惯以‘悟’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4 深化探索, 打造“悟学课堂”教学范式

随着“悟学课堂”的发展和推广,它的影响也逐渐在教育圈里不断扩大。“近年来,‘悟学课堂’成果先后在台州本地,以及杭州、宁波、温州、丽水、金华、上海、新疆等地推广,产生了较大影响,我本人执教的悟学课例《小虾》,也被浙江省之江汇教育平台‘名师直播’推送,单日点击量超140余万人。”林艳告诉记者。

更可喜的是,“悟学课堂”还通过“一带一路”走出了国门。近三年,学校与远在万里之外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匈牙利罗兰大学“丝路国学堂”通过云端实现了跨越山海的“牵手”,以语文教学为纽带,开启环山小学对外文化交流的新篇章,累计执教悟学课例140余节。

当然,悟学的成功实践,还影响了校内其他课程的改革。“目前,数学等学科也在尝试基于语文‘悟学课堂’的基本原理和策略,开发适合本学科的‘悟学课堂’实践模型,并成功申报省级课题。”林艳说。

在她看来,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悟学课堂”作为教学方式变革作出的一个有益探索,需要持续深化,探索它在学科实践、跨学科学习等领域的运用。

“在新一轮课程方案、新课标理念及《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的指引下,未来我们也将深入研究提炼‘悟学课堂’的思想、文化及哲学要素,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致力于指向核心素养提升的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范,让国家课程高质量落地成为可能。”林艳说。

记者 王怡/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