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你有过将“收款码”借给他人使用的经历吗?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收款码”已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这一便捷的支付方式,利用“收款码”玩起各式各样的套路。记者从市反诈中心了解到,今年以来,温州已发生多起商户的“收款码”被电诈分子当成“洗钱码”的案例。
赚手续费,出借收款码成洗钱“帮凶”
近日,温州市民小李经营的超市里来了一名特殊顾客。“老板,我有个朋友,欠我两万多块钱,他说要转账还钱,可我没有合适的收款码,能不能借你这超市的收款码让我收个款啊?”面对该顾客提的要求,小李心生疑虑,朋友还款为什么还要收款码?
顾客解释:“老板,我征信不好,不能用自己的收款码。我也不会让你白帮忙的,给你0.6%的手续费。”
一想到有手续费拿,小李便同意了。二人互加微信好友,该男子用手机拍摄了店铺的收款二维码。没过多久,小李的账户内收到了多笔钱款,共计24954元。
小李按照约定的比例扣除手续费后,分两次转至对方提供的支付宝账号。
“兄弟,我跟你说,矿老板欠我9万多元,还得借你的收款码套现……”之后几天,该男子又多次联系小李,以同样的理由要求借码套现。为赚取手续费,小李尽管有所顾虑,但还是接受了多笔来历不明的钱款。
由于店铺的二维码有限额,小李还用上自己和妻子的微信、支付宝账号收款,并按该男子要求进行转账。
直到小李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被公安机关冻结,才意识到自己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后来,那名顾客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警方抓获归案,小李也被要求协助调查。
大额消费,骗取商家成“洗钱工具人”
记者还了解到,除了商家将收款码提供给他人外,还有一种用大额消费的方式直接利用商家收款码或银行账户洗钱。
近日,一名男子来到张老板的建材店,对方头戴鸭舌帽和口罩遮掩着面部,一进门便挑店内最贵的铝网板和PC板建材批量购买,不还价只询问收款账户。面对如此“爽快”的客人,张老板心里当真是乐开了花。确认好建材数量,不久张老板的账户里就收到了3万多元的货款,对方约定第二天将货物拉走。但没多久,张老板发现自己银行卡被冻结,后续收款也受限。张老板只能求助当地公安派出所。经查,张老板的银行卡内汇入诈骗分子的赃款,张老板在无意中成为“洗钱工具人”。
反诈民警介绍,不少诈骗团伙为快速洗钱,在金店、烟酒店等进行大额消费,并骗取商家的收款码或银行账户。这些诈骗团伙一边诱导电诈受害人扫商家收款码或直接转账,一边向商家购买容易变现的产品进行套现。商户往往以为来了一单大生意或庆幸自己遇上“土豪大客户”,便毫无防备将自己的收款码或银行账户提供给“大客户”,无意中成为诈骗分子的洗钱“帮凶”。
警方提醒:各商户要谨慎接收订单,保管好本店的收款码和银行账户,切勿用于接受、兑换来源不明的大额现金,当遇到陌生客户大单购买昂贵大宗商品时,商户应要求顾客当面支付并核实身份,不给骗子可乘之机。据《温州晚报》